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病人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评价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上睑凹陷病人80例(16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块状组40例80眼及颗粒组40例80眼。块状组行重睑切开联合块状脂肪移植术;颗粒组行颗粒脂肪移植术。2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病人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评价评分情况。结果:颗粒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块状组(P<0.01);颗粒组手术效果、生活质量、自信心及自我体像评价评分均高于块状组(P<0.05~P<0.01);2组治疗前、后上睑凹陷分级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颗粒组治疗后1级人数明显高于块状组(P<0.05);颗粒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块状组(P<0.05);实际随访12~26个月,2组病人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颗粒脂肪移植能有效提高上睑凹陷生活质量、自信心和自我体像。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成批伤、灾害伤是一个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致伤原因引起的多人伤害,具有突发性、人数多、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全球每年死伤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对于此类灾害的医学救援,笔者认为专业技术力量前伸至受灾现场、协助拣伤分类及现场急救;区域性灾害救援网络及通讯网络的组建;急救现场及运输途中早期救治的详实记录;入院后的再次伤情甄别,频繁和持续地复查和再评估;对危重伤员实行专组管理、责任到人;实施灾后早期心理干预及提升灾前备灾阶段医疗资源的储备能力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灾害事故,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谱技术(label free quantification,LFQ):即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蛋白质酶解肽段进行质谱分析,该技术优点是免去了高昂的稳定同位素标签做内标,大量样本检测时只需对蛋白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检测样本中相应肽段的信号强度,对其相应的蛋白质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外泌体:为新兴的生物学标记物,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等领域,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的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外泌体存在于绝大多数体液环境中,具备强大的旁分泌功能,因此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潜能。 背景:脂肪干细胞促进损伤修复的研究较多,但从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角度出发、基于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尚属少见。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糖尿病下肢溃疡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以期筛选诊断及预后标志物。 方法:试验组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接受清创植皮的糖尿病下肢溃疡患者25例、对照组为同期接受吸脂术的健康成年人10名。制备脂肪干细胞、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从两组中分别随机抽取3例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利用LFQ技术行蛋白质定量分析;使用clueGO(version 2.5.4)对差异表达蛋白行GO和Pathway分析;对差异蛋白进行了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分析(数据库String,版本11.0,R软件clusterProfiler package,FDR< 0.25)。 结果与结论:①共筛选出可定量差异表达蛋白231种,其中31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试验组下调表达蛋白29种,上调表达蛋白2种;②差异蛋白与营养、代谢类疾病相关性高;差异表达蛋白所处的细胞位置集中在细胞外囊泡、血小板α颗粒;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为凝血过程及脂质转运;差异蛋白的主要分子功能与酶抑制剂活性、肝素结合能力有关;③PPI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试验组表达下调显著的ITGA2B、ITGB3蛋白与病程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应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性下肢溃疡的新靶点。 ORCID: 0000-0002-9022-5312(李学拥);0000-0001-7327-2582(杨雯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微型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入的下肢远端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和(或)钢板外露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车祸致伤10例,重物砸伤2例,骨和(或)钢板外露时间为1~8个月,扩创后创面面积2.0 cm×3.0 cm~3.5 cm×3.0 cm。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此类创面,通过观察术后皮瓣存活情况,皮瓣外形,测定皮瓣的两点辨别觉和观察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价其疗效。 结果本组共12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2例早期皮瓣远端颜色较苍白,经抗凝、抗痉挛及保温等处理好转并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寒且色泽满意,两点辨别觉为10~15 mm,平均12 mm,与对侧同一位置相近,患肢外观与功能恢复满意,行走不受影响。 结论筋膜皮下组织蒂皮瓣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修复下肢远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伴骨和(或)钢板外露的微型创面,术后皮瓣外形、色泽恢复满意,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