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卡尼汀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卡尼汀,化学名L-3-羟-4-三甲氨基丁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它能促进脂肪酸经β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后,其体内的分布呈现为二室模型,初始分布容积为:0.2~0.3L/kg,在24小时内约76%从小便排出,肾清除率为1~3ml/min。平均消除半衰期约17小时。左卡尼汀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因为左卡尼汀属内源性物质,所以不良反应也极少发生,临床上观察到有短暂的恶心和呕吐。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进展,左卡尼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1.心血管方面Shug等犤…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显示 ,骨与假体界面或骨水泥与骨界面的松质骨不正常而引起固定失败[1 ] 。我们通过观察了解固定假体的股骨近端的骨质情况。1 .资料和方法 :股骨头坏死患者 1 8例 ,按照文献 [2 ]的标准分为Ⅲ~Ⅳ级 ,其中男性 1 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0岁 ,其中酒精引起的 6例 ,激素引起的 5例 ,其他为原因不明 ,全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为 1 8个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8例 ,平均 62岁 ,均没有股骨头坏死的X线依据 ,也全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每个患者的股骨头切除后放在1 0 %的福尔马林缓冲液中浸泡。并从下列 4个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增殖、胶原产生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兔屈趾肌腱分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并培养,在使用TGF-β1培养后,细胞的数量和胶原产生量被测量,并与不使用TGF-β1培养的对照组比较。另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使用TGF-β1前后各种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 所有3种细胞均可以产生Ⅰ、Ⅱ、Ⅲ型胶原组织,TGF-β1使培养的细胞数量降低,但能显著性地增加Ⅰ、Ⅱ、Ⅲ型胶原组织产生和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调节TGF-β1的水平能调节胶原组织的产生,可能为临床上防止肌腱粘连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兔屈趾肌腱Ⅱ区伤口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重4.0~4.5kg,将左前中趾屈趾深肌腱切断并采用标准Kessler缝合法修复作为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7、14、21、28及56d获取肌腱及腱鞘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取10只;同一动物的右前肢正常肌腱及腱鞘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位杂交结果示:实验组TGF—β1mRNA在术后1d开始上调,14~21d达高峰,56d保持较高水平;对照组存在TGF—β1mRNA的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各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术后1d,TGF—β1蛋白信号的表达增加,14~21d达高峰,56d仍保持一定水平;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存在TGF—β1蛋白信号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结论正常无损伤的肌腱和腱鞘能产生TGF—β1,当肌腱损伤后,细胞因子被激活,增加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肌腱细胞与腱鞘细胞产生,与肌腱的内、外源性愈合机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组织内,骨形成和吸收之间的平衡主要与全身和局部的激素和生长因子活性有关,肢体固定能导致骨吸收增加及骨形成减少,从而诱发骨质疏松,但生长因子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认识.目的通过大鼠后肢固定模型,观察大鼠股骨组织内的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生长抑素的浓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实验.材料6月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90~320 g,随机分为固定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方法实验于2002-02/2003-0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完成.固定组大鼠右后肢用胶布固定于腹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于1,2,4和8周腹腔内麻醉后处死大鼠.对照组大鼠于8周处死,除未进行固定外,其他处理方法与固定组一致.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大鼠和固定1,2,4和8周大鼠股骨组织提取液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生长激素水平在固定第8周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41.80±8.39),(19.86±4.21)μg/g,P<0.05];而股骨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第2周出现最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758.23±23.12),(499.60±18.76)μg/g,P<0.05],但在第4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在第8周明显减少[(258.65±5.76)μg/g,P<0.05].生长抑素在固定的第8周明显高于对照组[(51.69±2.36),(34.63±8.85)μg/g,P<0.05].结论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不仅和骨形成有关,且在固定增加骨吸收的情况下,可以引起这些肽类的浓度升高,可能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调查我院脑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脑科医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脑科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相对稳定.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糖肽类销售金额最大,在各年度均排入前3位,在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中均占主导地位.结论:脑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实验证实外源性6-磷酸果糖能降低肌腱细胞Ⅰ型胶原的产生量,减轻肌腱术后粘连的形成。 目的:观察6-磷酸果糖对肌腱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 方法:取72只兔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n=36),分别于腱鞘内注入6-磷酸果糖与生理盐水,术后4,8周后行肌腱粘连检测、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术后1,2,4,8周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肌腱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术后4,8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肌腱缝合处光滑,屈趾肌腱滑动距离较长,肌腱滑动受限较轻(P < 0.05),但两组最大抗断裂载荷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实验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实验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证实6-磷酸果糖能有效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轻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反义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质粒对肌腱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反义TGF-β1脱氧寡核苷酸和反义TGF-β1质粒,4周后取出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或反义TGF-β1质粒,于术后7、14、28、56 d取出肌腱,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肌腱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生物力学结果表明使用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改善屈指肌腱术后的粘连;原位杂交显示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降低每个时间点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 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少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制动后肢股骨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以及生长抑素水平的改变。方法 分别测量制动大鼠后肢达1,2,4和8周后其股骨组织提取液中GH、IGF-I和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 GH在制动第8周后水平升高;而IGF-I水平在制动2周后明显升高,但在第4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并于第8周明显减少;生长抑素的水平仅在制动第8周时降低。结论 大鼠后肢制动后GH、IGF-I和生长抑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