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5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The effect of sublingual administration and intravenous drip of nitroglycerin (SLNTG and IVNTG) on left ventricular volumes (LVVs) were studied and systolic function was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with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DE) in 28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ncluding 13 cases without heart failure (MI-NHF) in one group and 15 with heart failure (MI-HF) in anoth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SLNTG and IVNTG in both groups the heart rate (H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0.001);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0.001); 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all P>0.05);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and end-systolic volumes (EDV and ESV) bo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EDV: decreased by 5.8-11.6% (-13.2-19.0 ml), P< 0.05-0.001; ESV: decreased by 9.6-16.6% (-8.6-17.3 ml), P< 0.05-0.001)1;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ll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creased by 6.6%-9.4% (3.2%-3.4%), P < 0.05-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HIV/AIDS病人结核菌素(PPD)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的联系,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HIV(+)者和202例HIV(-)者做结核菌素试验,并对HIV(十)者做CD4、CD8细胞计数测定,对HIV(+)分组服药,观察胸部病变情况。结果HIV(+)与HIV(-)者PPD阳性率分别为12.5%、28.2%(P<0.05)。当CD4细胞计数下降时,PPD反应减弱。CD4<200个/mm3时PPD均无反应(0×0).病例服药组经化学药物预防治疗后其肺部病变异常率小于病例对照组。结论HIV(+)者中PPD阳性率显著低于HIV(-)者。CD4细胞数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的主要原因.对HIV/AIDS患者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结核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囊状淋巴管瘤并感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8岁。因右下腹部持续性疼痛7天.加重伴恶心,呕吐9小时入院。查体:T37.8℃,P89次/分,R20次/分,BP15/10ka,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痛苦面容.强迫体位。腹部平软,肝脾助下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10X6cm大小肿块.光滑,活动度小,局部明显压病,反跳痛(土),肠鸣育正常。莫非氏征(一),腰大肌征(+).闭孔肌征(+)。化验:WBC20.0x109/L,N80%,L20%,HblZ.sglLo尿分析示PHS.5,PRO(抖),KET(m)。腹部平片示泌尿系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右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提示输尿管下段梗阻,左肾输尿管及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10 458例患者,根据HDL-C水平分为3组:低三分位组(HDL-C≤0.89 mmol/L,3 525例)、中三分位组(HDL-C>0.89~1.11 mmol/L,3 570例)和高三分位组(HDL-C>1.11 mmol/L,3 363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SYNTAX积分)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3组间的预后差别。同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HDL-C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总体人群平均HDL-C水平为(1.03±0.28)mmol/L,平均SYNTAX积分为(11.7±8.1)分。HDL-C高三分位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更少、左心室射血分数更高,LDL-C水平更高,更少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陈旧心肌梗死及吸烟史,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更多,左主干及三支病变比例更少,介入治疗成功率更高(P均<0.05)。HDL-C高三分位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偏心性重构及其影响因素等。方法:用30MHz单晶片超声探头检查了11例冠心病患者PTCA后的冠状动脉。在血管内超声图像上,测算了80个血管切面(n=80)舒张末期的有关参数。包括:管腔环形因子(CSF-L),内膜外边缘环形因子(CSF-I),和中层外边缘环形因子(CSF-M)等。结果:PTCA后CSF-L,CSF-I,CSF-I,CSF-M逐渐增加,CSF-L,CSF-I和CSF-M之间差别均非常显著(P均<0.001)。43.8%(35/80)因管切面管腔较不规则,逐步回归分析:CSF-L大小与年龄,管腔面积(LA),管腔周长(LC)及硬斑块相关,复合相关系数为0.98,23.8%(19/80)血管切面管壁内膜外边缘形态不规则,逐步回归分析:CSF-I与CSF-L,LA,LC,内膜面积指数(IAI),管腔+内膜面积(LIA),管腔面积狭窄百分比(LA%),球囊面积(BA)相关,复合相关系数为0.95,5.1%(4/78)血管切面中层外边缘形态不规则。逐步回归分析:CSF-M与CSF-I,管壁对称性伸展及一次扩张最长的最长时间相关,复合相关系数为0.66。结论:PTCA后冠状动脉存在偏心性重构,并受病变形态学改变,扩张条件等因素影响。偏心性重构从内到外逐渐减轻,内膜偏心性重构影响中层偏心性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血B型尿钠肽水平(BNP)是否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影响,及其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录入心脏病监护病房住院的230例AMI患者,对比急诊PCI与未行急诊PCI治疗组血BNP水平的差别;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38.1±8.5)个月,随访率86.1%;记录AMI后3年发生的心源性死亡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无心源性死亡生存率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对比不同BNP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别。结果经急诊PCI治疗患者在AMI急性期LnBNP显著低于未行急诊PCI治疗组(5.0±1.2vs5.8±1.3,P〈0.001),3年期随访心源性死亡患者LnBNP显著高于存活组(6.6±1.1vs5.3±1.3,P〈0.001);经急诊PCI治疗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后者(93.4%vs77.5%,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BNP=316.5ng/L被确定为分界点把患者分成高BNP水平组和低BNP水平组。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两组生存曲线显著分离。经Log Rank分析提示,低BNP水平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BNP水平组(95.1%vs66.4%,P〈0.001)。结论急诊PCI治疗可显著降低AMI急性期血BNP水平。BNP是AMI远期预后的优良血清标记物,与患者远期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的靶病变钙化程度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前瞻性队列中有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靶病变钙化病变程度的26 712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按靶病变钙化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4组,包括无钙化组(n=14 387)、轻度钙化组(n=8 231)、中度钙化组(n=3 208)和重度钙化组(n=886)。主要术后即刻终点为PCI成功,定义为术后残余狭窄<50%且无主要操作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夹层、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介入器械穿入失败)。主要长期临床终点事件为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及再次血运重建在内的复合终点事件。结果: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具有更低的PCI即刻成功率(80.59%vs. 94.23%vs. 94.29%vs. 91.49%),更高的术后残余狭窄≥50%发生率(17.72%vs. 5.03%vs. 4.84%vs. 7.29%)、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1.81%v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激发试验在肥厚型心肌病激发试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潜在型肥厚型梗阻与静息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2例确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正常或轻度增加)进行多巴酚丁胺激发试验,以5 μg·min-1·kg-1为起始剂量静脉泵人多巴酚丁胺,每隔5 min增加5 μg·min-1·kg-1,最大剂量20 μg·min-1·kg-1.每一次剂量泵入2 min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临床特点与57例静息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入选22例患者激发状态时左心室流出道流速峰值为(5.39±1.60)m/s,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峰值为(125.7±62.4)mm Hg(1 mm Hg=0.133 kPa);达到峰值时多巴酚丁胺给药平均速率为(13.9±6.85)μg·min-1·kg-1.16例(72.7%)患者达到阳性标准;6例(27.3%)患者虽达到阴性标准,但LVOTPG也有显著升高.潜在型梗阻患者的年龄、性别、各房室腔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LVOTPG等与静息型梗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二尖瓣前向运动(SAM)现象发生率较低(62.5%比100%),Maron Ⅱ型较多[50.0%(8/16)比29.8(17/57)]. 结论 在肥厚型心肌病激发试验中,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敏感性高的方法.潜在型较静息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SAM现象发生率低,Maron Ⅱ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