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引起的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是指尿少、排尿困难、小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病证,其中病势较缓者为“癃”,较急者为“闭”。“秩边透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方法简单、安全、见效快、有效率高,又经济,患者易于接受。“秩边透水道”针法小同于传统秩边穴针法。传统秩边穴针法为直刺1~2寸,斜刺向内下方2~3寸,临床多用于腰痛、下肢痿痹等疾患。“秩边透水道”针法为定向深透,由秩边进针,定向深刺透向同侧水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持续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内Fos蛋白的时效性表达规律,探讨弓状核在持续运动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持续运动组(n=25),建立持续游泳运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运动后即刻(0 h),0.5 h,1 h,2 h,4 h大鼠弓状核内Fos蛋白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和统计学软件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 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内Fos阳性神经元极少量散在分布;②与对照组相比,持续游泳运动后即刻1 h内,弓状核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P<0.05),其中即刻即达最大值,0.5 h时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即刻减少(P<0.05),1 h时较0.5 h再次增多(P>0.05).而后在2 h,4 h Fos阳性神经元数目逐渐回落至正常对照水平(P>0.05). 结论 下丘脑弓状核在持续运动后机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唑尼沙胺对PS1/APP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前额叶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影响。方法将21只小鼠分为三组,其中14只PS1/APP小鼠随机平均分为PS1/APP生理盐水(PS1/APP-veh)组和PS1/APP唑尼沙胺(PS1/APP-ZNS)组,7只野生C57/BL6J小鼠作为野生生理盐水(WT-veh)组;加药4 w后,对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前额叶皮层中BDNF和TrkB的表达情况。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在唑尼沙胺干预下,PS1/APP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改善;在免疫组化实验和Western印迹实验中,与WT-veh组相比,PS1/APP-veh组BDNF和TrkB表达减少(P<0.05),与PS1/APP-veh组相比,PS1/APP-ZNS组BDNF和TrkB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唑尼沙胺可以通过促进前额叶皮层内BNDF和TrkB的表达,改善PS1/APP小鼠中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将60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高剂量组(1.44,2.88 g·kg-1)共4组(n=15)。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小鼠24 h生存率;另取5只,术后12 h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生化法检测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指数(AI);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Ⅰ)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12,24 h生存率明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类似物6(SIRT6)对老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取不同年龄患者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组织,其中老年组8例,青年组8例。用胶原酶消化法提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年龄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SIRT6和磷酸化p65蛋白(p-p65)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老年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成两组,一组用SIRT6慢病毒感染使其SIRT6表达增高作为SIRT6组,另一组以空病毒感染作为对照组,用上述方法分别检测SIRT6组和对照组细胞迁移活性、增殖活性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实时PCR检测两组Ⅰ型和Ⅲ胶原蛋白、整合素亚基α3、α5和β1 mRNA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皮肤成纤维细胞SIRT6表达水平(0.434 ± 0.179)显著低于青年组(1.000 ± 0.067,t = 3.040,P = 0.012),p-p65表达水平(1.694 ± 0.148)显著高于青年组(1.000 ± 0.093, t = 2.949,P = 0.015),迁移率(43.81% ± 18.84%)显著低于青年组(94.63% ± 12.32%,t = 5.903,P = 0.003),24、48 h增殖活性也较青年组显著下降(P < 0.05)。老年组成纤维细胞过表达SIRT6后,与对照组相比,p-p65表达显著下降(P < 0.05),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 < 0.05),同时Ⅲ胶原蛋白和整合素亚基α3、α5和β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结论 SIRT6可提高老年人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期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额叶运动相关脑区c-fos的表达.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5只,分为对照组(A组,n=5)、持续运动组(B组,n=25)和间歇运动组(C组,n=25),其中B、C组以一定方式进行游泳运动.训练持续6周,B、C组大鼠在末次运动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每一时间点随机选取各5只,A组与即刻组同时经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4%多聚甲醛固定后取脑.行免疫组化,计数c-fos阳性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fos在初级运动皮质(M1)、次级运动皮质(M2)、伏核(A)呈均匀表达,两种游泳运动后,M1区c-fos表达峰值都出现在30 min;间歇组M2区c-fos表达峰值在60 min,而持续组M2区表达无显著变化;伏核c-fos表达,在间歇组峰值出现在60 min,持续组则呈增高趋势,240 min仍未见下降.结论 游泳运动后不同时刻大鼠脑运动皮质、伏核c-fos的表达可能与运动疲劳、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冬季的肾脏生理、病理模型来探讨褪黑素(MT)与"肾应冬"理论之间的联系。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松果腺摘除伪手术组、松果腺摘除手术组、肾阳虚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Melatonin(褪黑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松果腺摘除手术组和肾阳虚组大鼠血清中MT、T3、T4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松果腺摘除伪手术组相比较,松果腺摘除手术组和肾阳虚组大鼠血清MT、T3、T4的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松果腺摘除手术组和肾阳虚组的褪黑素的减少可能对T3、T4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肾阳虚组褪黑素分泌的减少使肾应冬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对经穴解剖形态的研究一般采用:(1)层次解剖法;(2)断面解剖法;(3)穴位巨微、显微和超微解剖法;(4)数字化经穴形态显示法.层次解剖法可以获得穴位层次解剖结构,但难以保存解剖标本;断面解剖法可以获得针刺深度上的穴位平面解剖结构,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以供研究,但只能在二维空间进行观察,系统性不强;巨微、显微和超微解剖法更注重局部的细节研究;数字化经穴形态显示法是以断面切割法配合计算机技术获得数字化立体穴位形态结构,缺点是无法保留解剖标本.为此,作者设计制作出一种立体显示经穴解剖结构的标本.  相似文献   
9.
翟晓艳  牛晓军  储开博  杨李旺 《光明中医》2010,25(12):2354-2355
<正>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的基础课,无论对于后面学到的医学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都至关重要。医学课程中有1/3的名词都来自于本门课程,可见其重要性。但是本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其名词多、内容枯燥乏味、难记易忘、标本刺激性大,学习困难。再加上近年来本科生的扩招,教学还面临着学生数量增多,教学课时减少,尸源匮乏,实验条件跟不上去等各种困难[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分布和时效性表达规律,探讨下丘脑对不同形式运动的调节机制。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运动组(n=50),运动组又分为持续运动组(n=25)和间歇训练组(n=25)。持续运动组每天游泳2次,每次150min,中间休息120min;间歇训练组每天游泳1次,负重游泳6min后休息4min,反复训练10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不同形式运动后即刻(0h)、0.5h、1h、2h、4h大鼠下丘脑内Fos蛋白的定位和分布,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内Fos阳性神经元少量散在分布;运动组明显增多,在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等处成簇分布,核团界限清晰。(2)在室旁核小细胞部(pPVN),持续运动组游泳结束后1h 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升高达峰值,然后回落;间歇训练组在运动结束后2h达峰值,较运动结束后即刻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多(P<0.05),同一时刻间歇训练组表达显著高于持续运动组(P<0.05);室旁核大细胞部(mPVN)内,持续运动组Fos阳性神经元数在运动结束后持续升高,2h后显著下降,而间歇训练组各时刻阳性神经元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在SON内,大鼠游泳运动结束后4h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内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丘脑SON和PVN在运动后机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pPVN对不同形式运动性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