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血浆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展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在D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北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 收集MPP患儿50例,其中伴喘息的MPP患儿22例,非伴喘息的MPP患儿28例,以及对照组非MPP无喘息儿童20例.使用ELISA法测定三组中的血清中IL-13和ET-1的水平,比较其相关性和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三组资料中,伴喘息组与非伴喘息组和对照组的IL-13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伴喘息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3和ET-1参与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喘息的发病过程,IL-13和ET-1水平升高在MPP患儿喘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子通信是一种使用生物化学分子作为信息载体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对代谢性疾病研究具有独特优势。细胞线粒体系统包含丰富的分子信息,线粒体代谢活动也是诸多分子交互作用的过程,采用分子通信技术实现线粒体代谢的动态观测、活体化和可视化对揭示线粒体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通信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通信过程及传输机制;介绍了分子通信技术在线粒体代谢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如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空间结构和线粒体-核逆行信号等线粒体代谢活动的分子通信技术检测和分析等,并提出了分子通信技术在线粒体代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等,有助于加深对分子通信学科的认识及了解分子通信技术在线粒体代谢研究中的进展。分子通信提供了从分子水平至个体水平捕获线粒体代谢信息的方法,可逐步实现对线粒体代谢量化检测,使细胞线粒体代谢的监测从有创、抽象向无创、实时、定量和可视化发展,将在线粒体疾病的研究和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Milan标准内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初次行射频消融治疗的223例符合Milan标准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截止至2017年8月31日或患者死亡时,中位随访时间37.9个月(7.9月~79.1月),至随访截止日期共89例(39.9%)复发,27例(12.1%)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多发和术前血小板(Platelet,PLT)10~0×10~9/L是影响Milan标准内HCC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无瘤生存的危险因素;有酗酒史、术前PLT10~0×10~9/L是影响Milan标准内HCC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术前PLT10~0×10~9/L是影响射频消融治疗Milan标准内HCC患者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多发是影响射频消融治疗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LT10~0×10~9/L组(PLT降低组)与PLT≥10~0×10~9/L(非PLT降低组)相比,前者无瘤生存(P=0.006)及总体生存(P=0.001)均差于后者,两组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68.8%、56.3%、50.0%和89.5%、76.9%、69.9%、68.5%,两组1、2、3、5年OS率分别为10~0%、93.8%、86.3%、77.5%和99.3%、96.5%、94.4%、93.7%。结论术前低水平血小板计数是影响射频消融治疗Milan标准内HCC患者预后的一个简单、直观的血液学指标,对于术前低血小板水平的HCC患者,行RFA治疗后应进行更加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