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CT征象,并评价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8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30~63岁,平均43岁)由临床证实的AIDS合并PCP患者均经16层螺旋CT胸部平扫。对所有患者的主要CT表现及其伴发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扫描证实,所有患者均表现两肺内呈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样影或云雾状高密度影。同时,伴发的其他CT征象包括网格状影和小叶间隔增厚(6例),小肺气囊肿(5例),斑片状影(4例),胸膜下陷(3例)以及局限性胸膜增厚(2例),但未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结论出现于两肺内呈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样影及云雾状高密度影,同时伴有斑片状及网格状影、肺气囊肿以及小叶间隔增厚,符合PCP以肺间质浸润为主的CT表现,因此,多层螺旋CT是诊断AIDS合并PCP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筛查AIDS患者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置管区域灌注生长抑素、蛋白酶抑制剂及抗生素与全身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分成两组,其中区域灌注组31例,全身给药组22例。前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插管,根据术前CT检查提示病变所在部位分别将导管留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腹腔动脉干,插管成功后先注入抗生素及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汀,然后接上灌注泵持续灌注生长抑素奥曲肽、乌司他汀及抗生素,时间为3~5d;全身给药组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禁饮禁食,行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术后区域灌注组24h内腹痛明显缓解率为100%,全身用药组为68.1%;两组在72h内反跳痛消失例数分别为26例(83.8%)和9例(40.9%);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2.5)d和(27±4.3)d,全身灌注组保守治疗中1例胰腺假囊肿形成,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对SAP进行治疗能使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得到快速改善,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罗丹宁衍生物WL-276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的罗丹宁衍生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以氨基酸为原料,经环合和缩合反应,合成了化合物Ⅱ1-4,然后分别与硫化氢供体ADT-OH偶联得到化合物Ⅲ1-4,共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其中4个未见报道,其结构均经1H NMR、IR和HR-MS确证。然后用MTT法筛选其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表明,化合物Ⅱ1,3,4和Ⅲ1-4对HepG2肿瘤细胞和DU145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化合物Ⅲ的活性比Ⅱ强;化合物Ⅲ2,4对HepG2细胞和化合物Ⅲ1,2,4对DU145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及使用问题.方法 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病人实施经皮股或颈静脉穿刺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及扩张情况,然后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12例均在下腔静脉距右肾静脉开口以下0.5~2cm处成功置入,然后进行溶栓治疗,随访时间3~23个月,所有病例在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圣伟  张雅斌  段伟  徐宁  沈吉 《吉林医学》2011,32(23):4742-474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总结成功率。方法:用GE16排螺旋CT对6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分析成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68例中,62例完成检查,6例失败,检查成功率91.17%。结论:16排多层螺旋CT可用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前把握好适应证,可明显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