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3780例。其中男性1970例,女性1810例,年龄18~92岁(44.9±18.4岁),随访1.5±0.3年。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是否>60岁)、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30kg/m2)、融合节段(是否>2个)、手术持续时间(是否>3h)、低蛋白血症(白蛋白是否<35g/L)、是否贫血、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异体输血、术后引流时间(是否>48h)、失血量(是否>1000ml)以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等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阳性结果进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感染组根据感染灶是否穿破深筋膜分为浅表感染组和深部感染组,收集感染组细菌培养结果,χ2检验分析病原菌构成比。结果:378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95例,感染发生率为2.51%,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FLIP反义寡核苷酸(cFLIP-asODN)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cFLIP-asODN转染入SW620细胞,并设空载体+cFLIP-asODN转染组、脂质体+无意义ODN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复合物对细胞的转染效率;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  相似文献   
3.
Hath1在非黏液性结肠腺癌发病中的抑癌基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ath1基因在结肠腺癌发病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从48例非黏液性结肠腺癌患者的标本中取材,石蜡切片染色后观察正常结肠黏膜、癌旁黏膜和结肠腺癌组织中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用定量实时逆转录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这3种组织中Hath1基因和Muc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将Hath1基因转化至HT29人结肠癌细胞中,然后随机挑选3个转化了Hath1基因的克隆,用定量实时逆转录PCR检测Hath1和Muc2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ath1、Muc2、cyclin D1和p27蛋白的表达;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移植实验,观察将Hath1基因转化到HT29细胞后, 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非黏液性结肠腺癌组织中未发现杯状细胞,并且Hath1基因和Muc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在HT29 细胞中,Hath1基因下调cyclin D1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p27(P<0.05)和Muc2(P<0.01)蛋白的表达;过表达Hath1基因的HT29细胞在体外的克隆形成显著受到抑制(P<0.01),移植至裸鼠时移植肿瘤的体积显著缩小(P<0.01)。 结论:Hath1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与非黏液性结肠腺癌的发生有关,Hath1基因在非黏液性结肠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9月11日至2016年09月15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主体,常规组3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跨伤椎固定治疗,实验组3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经伤椎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在进行JOA评分对比之中,实验组和常规组术前、术后评分并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VAS评分的对比之中,实验组和常规组并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的对比之中,实验组指标明显多于常规组,组间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术后伤椎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对比之中,术后指标明显小于术前,组间存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伤椎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丢失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末次随访指标的观察和对比之中,实验组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丢失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十分确切,可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对后凸COBB角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经伤椎固定治疗所取得的复位效果更佳,远期疗效优,但治疗方式手术时间长,因此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5.
气功速读显奇效杨函狄做为学生,最头痛的是考试。刚开学学校就通知一个多月后有一次重要的考试,假期中的放松,课本上的早忘了。而且因身体不好精神也难集中,很难看好书。有新课又要复习,心烦意乱的过了一个星期,一点效果也没有,慌乱中意识到此时只有气功能帮我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的影响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120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后对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相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P0.05),并且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显著下调(P0.05);抗凝血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抗凝血酶活性水平(P0.05);实验组纤溶酶原活性(PLG,A)显著升高(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PAI-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值下调(P0.05)。结论康复护理是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能够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 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一期后路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获得随访的73例胸椎或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男52例,女21例,年龄35~75岁(56.5±10.7岁)。T1~T10 15例,T11~L2 32例,L3~L5 26例。局部均有明显后凸畸形,23例伴有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形成,17例伴有椎旁或腰大肌脓肿形成,7例伴神经功能损害[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C级1例,D级6例]。24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35例合并糖尿病,30例有术前有创操作病史。术前取静脉血做细菌培养,均采用一期后路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取病灶组织做细菌培养,术后持续冲洗10~14d,抗感染治疗6~8周。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比较术前和出院前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术前、出院前和末次随访时对胸腰背部疼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在X线片上测量病灶节段后凸Cobb角,计算后凸畸形矫正率和末次随访矫正丢失角度;末次随访时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ASIA分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5.8±15.5min,术中出血量562.1±45.5mL,住院时间18.0±2.0d。9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12.3%):2例出现谵妄综合征,口服奥氮平后逐渐消失;4例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给予营养神经等处理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胸腔积液,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加强肺功能锻炼后治愈。51例细菌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大肠埃希菌17例,表皮葡萄球菌5例。术前ESR、CRP、PCT分别为80.9±13.9mm/h、58.4±13.5mg/L、0.8±0.2ng/mL,出院前分别为29.6±8.9mm/h、15.0±7.2mg/L、0.1±0.0ng/mL,出院前ESR、CRP、PCT均较术前显著性下降(P<0.05)。随访12~30个月(20.1±4.0个月),术前、出院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6±1.1分、2.2±0.6分、1.6±0.6分,出院前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较术前均显著性降低(P<0.05);Cobb角分别为19.6°±1.6°、6.2°±1.5°、9.4°±1.0°,矫正角度13.4°±0.6°,矫正率68.7%±5.3%,出院前较术前显著性矫正(P<0.05);末次随访时较出院前矫正角度丢失3.2°±0.7°,矫正角度丢失率24.0%±4.6%(P<0.05)。末次随访时1例术前ASIA C级患者恢复至D级,6例D级恢复至E级,术前无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均无改变。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在抗感染的基础上一期后路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椎和腰椎化脓性脊柱炎能够实现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椎体间支撑植骨融合与固定,同时保护椎旁肌肉以及后方韧带复合体、减少术后慢性胸腰部疼痛。  相似文献   
8.
9.
背景:腰椎经椎弓根经椎间盘螺钉是一种新的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单侧只需1枚螺钉固定1个节段,具有经济微创、操作便捷等优点。但目前探讨应用双侧经椎弓根经椎间盘螺钉联合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式的研究仍很少见。目的:通过建立改良TLIF无内固定(cage alone)、改良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BPS)和改良TLIF联合双侧经椎弓根经椎间盘螺钉内固定(cage+BTPTDS) 3种有限元模型,评估改良TILF联合不同内固定对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椎间盘、下终板的应力分布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腰椎薄层CT扫描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有限元模型:cage alone模型、cage+BPS模型和cage+BTPTDS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模拟施加人体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侧旋转、右侧旋转6种不同运动载荷,计算3种模型cage及内固定、下终板、椎间盘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0.
杨函  朱代华  官一平  孙家琛  田泽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296-1297,129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痿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73例肛痿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其中A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 ml;B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0ml;C组57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0.6 ml.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肛管内压变化,麻醉后肛直肠环可及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C组镇痛效果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肛管内压、肛直肠环可及度明显高于A、B组(P<0.05),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 0.75%布比卡因0.6 ml腰麻,既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又能清楚扪及肛直肠环,在肛痿手术时,既避免损伤肛门自制功能,又避免盲目挂线治疗,为治疗提供了解剖辨认基础,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