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尿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尿铜蓝蛋白(Cp)浓度的变化及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与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57份血清Cp,并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110例健康对照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p,尿Cp与肌酐(Cr)比值及尿白蛋白(Alb)与Cr比值。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良组,糖尿病肾病组与无糖尿病肾病组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放射免疫法与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Cp相关性与可比性良好;血清Cp的正常参考上限为542 mg/L(110例健康人的97.5%可信区间),尿Cp/Cr的正常参考上限为0.892 ng/mmol(110例健康人的97.5%百分位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p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其中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清Cp值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有糖尿病肾病组尿Cp/Cr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肾病组(P<0.001);尿Cp/Cr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61.4%,符合率为75.0%。结论:检测血清Cp水平对于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尿Cp/Cr与Alb/Cr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7例白癜风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9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ATG、ATPO、游离T3、游离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按年龄、性别分层进行比较。结果 白癜风组的血清ATG和ATPO阳性率以及TSH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ATG和ATPO阳性者均为寻常型白癜风。白癜风组11 ~ 20岁和21 ~ 40岁年龄段ATG和ATPO阳性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正常人对照组,且白癜风组女性ATG和ATPO阳性率均为34.1%,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女性(8.5%和10.6%),χ2值分别为8.90和7.29,P值 < 0.01和0.05;在白癜风患者中,11 ~ 20岁年龄段ATG和ATPO阳性率最高,达53.3%,其次为21 ~ 40岁年龄段,为34.5%;20例ATG和ATPO阳性的白癜风患者中,14例(70%)随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显著高于ATG和ATPO阳性的正常人对照组发病率(16.7%),χ2 = 5.4,P < 0.05。结论 ATG和ATPO出现在青少年女性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中,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抗耐药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并扩增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abeM,以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主动外排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对收集的65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abeM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收集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15.3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2.31%,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0.00%~73.85%之间;经PCR扩增,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adeB基因阳性60株(92.31%),序列分析显示与Genbank登录的鲍曼不动杆菌ATCC 19606药物外排蛋白编码基因abeM(AB204810)的同源性为98.00%。结论 abeM主动外排作用可能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疫分析连体机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疫分析连体机的综合性能。方法 用伊文蓝 (Evan’sblue)和对硝基苯酚对仪器的比色部分进行通道差、精密度、线性等测定 ;用高浓度的HBsAg和Hb了解八道加样钢针和 2 4针洗板头的互染和抗干扰作用 ;用称量法测定加样钢针和分配注射器的加样 (试剂 )误差 ;同时与手工操作测定HBsAg进行比较。结果 各项检测指标均在允许范围内 ,高浓度的HBsAg和Hb无互染和干扰作用 ,88份标本的手工操作与仪器对比测定 ,仪器测定HBsAg阳性率为 4 3.2 %(38/ 88) ,手工操作阳性率为 4 2 .0 % (37/ 88) ,结果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仪器综合性能符合要求 ,避免了手工操作的误差 ,使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标准化、规范化 ,提高了实验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建立同型半胱氨酸转甲基酶(BHMT)的制备及纯化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大肠埃希氏菌表达体系获得BHMT蛋白,然后应用Sephadex CL-6B、DEAE Se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 G-75层析柱纯化BHMT,并行 Western Blot验证。分别用商品化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和提纯的BHMT测定20份血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初步判断纯化的BHMT活性。结果 1. BHMT在大肠埃希氏菌体系中成功表达,并经Sephadex CL-6B、DEAE Se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 G-75层析柱纯化后在Western Blot上显示为单一条带,分子量为45kD。2. 采用纯化的BHMT检测20例标本,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17.194.10uM对16.483.48uM,P>0.05),且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2, P<0.05)。结论 建立的BHMT的制备及纯化方法切实可行,有望应用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杨一芬  郭怡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97-2499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对缺铁性贫血(IDA)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用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DA组、非IDA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Hr,通过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比较IDA组与健康对照组I、DA组与非IDA贫血组、非IDA贫血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Hr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算CHr诊断IDA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用ROC曲线评价CHr诊断IDA的应用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CHr为(34.2±0.8)pg,IDA组CHr为(25.2±4.2)pg,非IDA贫血组Chr为(34.7±3.1)pg,IDA组与健康对照组C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DA组与非IDA贫血组C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IDA贫血组与健康对照组C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r诊断IDA灵敏度为90%,特异性96.7%,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93.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结论 CHr对IDA有早期诊断、确定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在临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分析连体机24/30的工作表及洗涤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寻求最佳工作模式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与重复性。方法 根据我室的工作量设计出一套大容量工作表;选择临床标本400份以及乙肝表面抗原浓度为0.5ng/ml的临界值血清,通过固定孵育温度、反应时间、显色时间等参数不变,采用不同洗涤模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最终确定优化的洗涤模式;采用该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20次,并通过与手工法比较,验证优化后模式的灵敏度与重复性。结果 ①设计的工作表适合90~360份不同容量的标本检测;②优化后的洗涤模式为:洗液总体积320μl,洗板次数4次,底部扫洗体积300μl,连续洗涤体积300μl;③优化后的洗涤模式检测不同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质控血清,S/co均值均显著高于手工法,而CV%均低于手工法。结论 优化后的检测模式灵敏度与重复性好,能在临床检测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CD4+ CD25+ CD127low/-Treg的水平及其与其他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68例未经抗HIV治疗的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即LTNP组29例、典型进展的HIV感染组27例、AIDS组12例)及20例健康成人的外周抗凝全血,经免疫荧光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CD4+CD25+Foxp3+/CD127low/-Treg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CD8+T细胞外,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NK细胞、CD4 +/CD8+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疾病的进展,LTNP组、HIV组、AIDS组CD4+T细胞百分比、绝对值计数,CD8+T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数,CD4 +/CD8+比值逐渐下降,而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上升.对CD4+ CD25+ Foxp3+ Treg与CD4+ CD25+CD127low/-Treg百分含量、绝对计数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各组间CD4+ CD25+ Foxp3+ Treg与CD4-CD25+ CD127low/-Treg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CD4+ CD25+ Foxp3+/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含量逐渐上升,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IV组和AIDS组之间CD4+ CD25+Foxp3+/CD127low/ Treg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CD4+ CD25+ Foxp3-/CD127low/-Treg绝对计数逐渐下降.结论:CD4+ CD25+ Foxp3 +/CD127low/-Treg在HIV持续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性血清性激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随年龄的变化,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测定236例23-59岁绝经前(按年龄分为3组,每组间隔10年)和91例48-71岁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TRACP活性。结果:绝经前各年龄组比较,仅FSH水平在绝经前第3组妇女中明显升高(P<0.05);绝经后与绝经前组比较,FSH,LH和TRACP明显升高(P<0.01),而雌二醇和孕酮明显降低(P<0.01),且与TRACP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1和-0.37,P<0.01)。结论:女性绝经后,雌孕激素缺乏,导致FSH,LH升高,同时骨吸收加快,血清TRACP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选择合适浓度的试剂以消除红细胞对酶免分析仪测定乙肝标志物的干扰。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尿素和草酸铵溶液分别加入到用小牛血清稀释的一系列含RBC且乙肝标志物为阴性的抗凝血浆中,用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分析连体机对其进行HBsAg的测定。结果 加入不同浓度的CTAB能很快使RBC溶血,但都使测定HBsAg出现假阳性;加入200、100g/L的尿素、10g/L的草酸铵可抑制低浓度RBC对HBsAg测定的影响;而360g/L的尿素和20g/L草酸铵能抑制高浓度RBC对HBsAg测定的影响,二者同时应用于32例各种已知模式的乙肝标志物的血液标本的测定(人为造成含各种浓度RBC干扰),只有360g/L的尿素能有效抑制干扰,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与原模式相同。结论 选择360g/L的尿素作为消除RBC干扰试剂,应用于辉煌之星全自动酶免分析连体机检测乙肝标志物能有效抑制RBC对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