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L-12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在肿瘤生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IL-12基因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治疗途径及基因联合方式进行了大量尝试,以求其最佳抗瘤效果,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LINC00337和miR-145在调节宫颈癌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si-337组、si-337 NC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检测人宫颈癌细胞HeLa、正常宫颈细胞Ectl/E6E7中LINC00337、miR-145的表达情况.通过MTS法检测各个转染组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SLPI基因启动子驱动下EGFP表达载体并验证该启动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特异调控活性。方法通过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基因组中扩增SLPI启动子,经序列分析后,利用peDNA3.1(+)和pEGFP构建SLPI启动子调控下EGFP表达载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人宫颈上皮癌Hela、肺腺癌A549、SPC-A1和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中,经G418稳定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启动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特异调控EGFP表达的活性。结果克隆出的SLPI启动子序列与Genebank上SLPI基因上游5’末端转录调控区的序列完全一致,稳定转染的细胞株Hela、A549、SPC—A1和HepG2中,CMV启动子控制下的EGFP基因均有表达,发出绿色荧光;而SLPI启动子词控下的EGFP基因在Hela、A549和SPC-A1中有表达,发出绿色荧光,在HepG2中则未见荧光发出。结论钓取的人SLPI启动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具有特异调控其下游基因表达的活性,为探索该启动子调控下的抗肺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IL-12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在肿瘤生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IL-12基因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治疗途径及基因联合方式进行了大量尝试,以求其最佳抗瘤效果,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西他滨化疗的关系及GRP78对肺腺癌SPCA1细胞活力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2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SCLC癌组织中GRP78阳性表达率。选取GRP78高表达的SPCA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NA干扰技术在SPCA1细胞中下调GRP78的表达水平(干扰组),并设对照组(给予shNC);MTT法检测各组SPCA1细胞活力。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干扰组、对照+吉西他滨组和干扰+吉西他滨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SPCA1细胞克隆形成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PCA1细胞中Akt、p-Akt、PI3K和p-PI3K的表达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与经吉西他滨治疗缓解的NSCLC患者癌组织比较,经吉西他滨治疗未缓解NSCLC患者癌组织中GRP78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克隆形成实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SPCA1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干扰+吉西他滨组SPCA1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更加明显(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中p-Akt、p-PI3K表达量明显降低,干扰+吉西他滨组细胞中p-Akt和p-PI3K表达量降低更加明显。结论:干扰GRP78可以增加吉西他滨化疗的敏感性,GRP78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降低NSCLC患者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联蛋白(β-catenin)和WT1在子宫间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法对2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例平滑肌肉瘤、16例平滑肌瘤(包括7例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8例正常子宫肌壁和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β-catenin和WT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细胞核表达的阳性率高于平滑肌肉瘤(P=0.004)和平滑肌瘤(P〈0.001)。正常子宫肌壁平滑肌细胞细胞核中无β-catenin表达。WT1阳性表达见于正常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子宫肌壁的平滑肌细胞和平滑肌瘤细胞。可旧1在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强度较平滑肌瘤细胞减弱(P分别为0.007和0.002)。结论β-catenln和WTI表达可能与子宫恶性间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细胞核的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平滑肌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观察分析1例E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肿物表面光滑,切面实性,有光泽,灰白、灰黄,质软;镜下瘤组织以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为主,混有灶状分布的成熟脂肪细胞和呈条索状、巢状、囊腔或腺腔样排列的上皮岛.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未见.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CK和Vimentin弥漫阳性,上皮细胞CK弥漫阳性,囊腔内分泌物及其表层上皮细胞CEA阳性,两种瘤细胞NSE、S-100、desmin、actin、CD34、CD45RO和CD20均呈阴性.结论 EHT是罕见的良性肿瘤,认识其组织学表现和免疫表型的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BMi-1与WWOX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8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Bmi-1蛋白和WWOX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BMi-1与WWOX蛋白与临床患者特征的关系,并对患者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mi-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0.01),而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0.52±0.05)则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0.01)。Bmi-1和WWOX蛋白表达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0.05)。结论 Bmi-1的高表达和WWOX蛋白的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刺激1受体(MST1R)抑制剂BMS-777607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BMS-777607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mol·L-1 BMS-777607组)和0.5、1.0、2.0、5.0、10.0、15.0及20.0 μmol·L-1 BMS-777607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MCF-7细胞存活率,EDU成像和EDU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率,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ERK、p-ERK、Akt、p-Akt、PARP、Cleaved PARP、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5和1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或P<0.01)。克隆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5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EDU掺入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或P<0.01)。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对照组MCF-7细胞核淡染,10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核少部分浓染、明亮,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核大部分浓染,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明亮。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15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中p-ER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PARP、CleavedPARP、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MST1R抑制剂BMS-777607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ERK和p-Akt表达和促进CleavedPARP、Bax、CleavedCaspase-9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刺激1受体(MST1R)抑制剂BMS777607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人肺癌A549细胞,不同浓度(1、5、10、15和20μmol·L-1) BMS777607处理细胞48 h,同时设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不同浓度(1、5、10、15和20μmol·L-1) BMS777607处理A549细胞14 d,同时设对照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克隆形成情况并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不同浓度(10和20μmol·L-1) BMS777607处理A549细胞24h,同时设对照组,采用EdU掺入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不同浓度(1、5、10、15和20μmol·L-1) BMS777607处理A549细胞48h,同时设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聚酰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活化型PARP(Cleaved-PAR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 9)和活化型Caspase9(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BMS777607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克隆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1BMS777607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少,20μmol·L-1BMS777607组细胞几乎无克隆形成;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BMS777607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dU掺入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μmol·L-1BMS777607组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15和20μmol·L-1 BMS777607组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BMS777607组细胞中p-AKT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MST1R抑制剂BMS777607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AKT、p-ERK表达和促进PARP、Caspase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