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41例临床怀疑小肠CD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合内镜表现和临床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小肠CD双气囊小肠镜、CT小肠成像以及胶囊内镜的检出率和确诊率.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检出小肠CD 128例,检出率为90.8%( 128/141),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26例,确诊率为98.4% (126/128);CT小肠成像检出小肠CD 19例,检出率为76.0%( 19/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7例,确诊率为89.5% (17/19);胶囊内镜镜检出小肠CD 15例,检出率为60.0%( 15/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14例,确诊率为93.3% (14/15).双气囊小肠镜组小肠CD检出率和确诊率均高于胶囊内镜和CT小肠成像.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CD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存在内镜检查禁忌证者CT小肠成像可作为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甘油三酯升高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增多导致对胰腺本身的毒性作用和胰腺微循环障碍以及钙超载等有关.治疗的关键是迅速降低血脂,后期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减轻体重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的首发症状通常是上腹痛,需与多种疾病鉴别。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的假性动脉瘤是罕见的内脏假性动脉瘤类型,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腹痛及出血等症状。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肠系膜上动脉假性动脉瘤,以期引起临床医师重视,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4.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指小肠内细菌数量和种类发生改变并引起消化吸收障碍等病理生理异常的综合征。SIBO在胰腺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可影响胰腺疾病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SIBO与AP、CP、胰腺癌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胰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渐升高,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居第8位,在我国癌症相关死因中位于第7位,总的5年生存率不到5%。比较明确的胰腺癌发病危险因素仅有吸烟,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如高脂饮食、遗传因素等也有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的急性胰腺炎(AP)分类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按新的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中度AP(MSAP)和重度AP(SAP),比较两组患者的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Marshall评分,器官衰竭发生率,临床治疗情况,预后及病死率.结果 649例传统分类的SAP患者按照新分类标准分为MSAP559例和SAP 9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分类的MSAP患者入院时的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Marshall评分分别为(1.5±1.3)、(7.6±4.8)、(1.6±0.9)、(6.0±1.8)、(0.0±0.4)分,新分类的SAP患者分别为(3.4±1.7)、(16.8±5.7)、(2.7±0.9)、(6.9±2.1)、(4.3±2.0)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MSA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1例次,肾脏衰竭1例次,循环衰竭0例次,发生2个脏器衰竭0例,3个脏器衰竭1例,新分类的SAP患者分别为30、23、l例次和20、11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新分类的SAP患者需要入住的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净化、机械通气、介入引流、外科手术等例数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MSAP组,且需要时间也长于后者,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两组患者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分类的SAP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35.6%(32/90),显著高于MSAP组的2.0%(11/559),平均住院时间为(36.3 ±30.2)d,也显著长于MSAP患者的(23.0±18.8)d,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采用新的AP分类方法能更精确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CP)胰管结石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至2006年间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期间经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的疼痛性CP胰管结石病人的病历资料,随访疗效.结果 入组119例.成功随访113例(95%),男:女=1.4 : 1,平均年龄37.4岁,平均随访时间41.8个月,内镜介入治疗组84例,外科手术组29例.内镜组与外科手术组中分别有近87%和76%病人的腹痛得到了完全或部分缓解(P>0.05).糖尿病和腹泻发生率在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均无显著减少,体重减轻发生率在治疗后均有好转.结论 内镜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疼痛性CP胰管结石疗效类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17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CP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以及6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液标本,抽提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然后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DNA中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均无甲基化.正常胰腺、CP、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SPARC基因第2、3、4、5、6、7 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1.6%、47.1%、37.5%、24.7%;第1,8、9、10、11、12 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2.0%、28.7%、16.7%和0.胰腺癌SPARC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胰腺、CP比较均差别非常显著(P<0.001),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别不显著.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危险诱因(如长期吸烟或饮酒、CP)、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胰腺癌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活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暾  杜奕奇  李兆申  屠振兴  许国铭  龚燕芳 《上海医学》2003,26(2):127-129,F003
目的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及中性红摄入法 (NRU)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空泡毒素活性 ,探讨NRU检测空泡毒素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液体培养上清浓缩液作为粗制VacA毒素 ,经倍比稀释(1∶16 0~ 1∶2 )后与胃癌SGC 790 1细胞共同孵育 2 4h。用细胞计数法及NRU同时评价VacA的空泡毒素活性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VacA空泡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 经中性红染色后 ,胃癌细胞吸收大量染料 ,空泡更加明显。NRU对空泡毒素活性的判断结果与细胞计数法基本符合 ,细胞计数法显示 1∶2 0~ 1∶2滴度样本均呈阳性结果 ,NRU于 1∶2 0~ 1∶5滴度亦得到阳性结果 ,1∶2滴度组因细胞大量死亡得到“假阴性”结果 (A550 =0 .0 6±0 .0 4 )。 1∶4 0滴度组细胞计数法判断为阴性 ,但NRU检测阳性 (A550 =0 .12± 0 .0 4 ,P <0 .0 5 )。结论 NRU检测空泡毒素活性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有助于对空泡毒素活性的定量评价 ,敏感性高于细胞计数法 ,可广泛用于空泡毒素活性的体外检测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放射性标记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物(t-PA)单克隆抗体调查AAA局部是否存在体内纤溶活性的增加。研究对象是6名经超声、CT和/或DSA确诊的有附壁血栓形成的AAA病人,另选6名因下肢动脉硬化而进行血管手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在两组病人术前1天均由肘静脉注射1mg经放射性铟-111标记的t-PA单克隆抗体,在手术讲行前(注射约18 /小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