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是一首被历代医家传承发扬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并结合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对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制法与煎服法、功效与应用进行考证分析。共收集相关古籍文献信息604条,其中涉及中医古籍186部,其中40部(金元5部,明19部,清16部)中医古籍详细记载了组成、炮制、剂量等内容。有关当归补血汤组成,主要为当归和黄芪;根据古今剂量折算,黄芪37.3~38.1 g,当归7.5~7.6 g;黄芪宜采用蜜炙,当归为酒当归;加入水600 mL,煎至300 mL,饭前温服。该方古籍主要记载功效为血虚发热,证见肌热、燥热,烦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补气生血名方。现代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常用于治疗各种贫血、糖尿病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上述研究结果为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后期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牙髓坏死年轻恒牙患儿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100颗患牙)牙髓坏死年轻恒牙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B组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牙根发育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牙骨样沉积率及并发症。结果:B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A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个月,两组根管长度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根管长度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根管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B组根管壁厚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组牙骨样沉积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A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性柑橘果胶(MCP)对滑膜成纤维细胞(SF)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诱导处理后SF细胞的代谢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SF细胞, 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250、500、750 mg/L)MCP的培养液处理SF细胞, 同时用10 μg/ml Gal-3诱导24 h后进一步进行MCP处理SF细胞;分别于处理的第1、3、5天, 通过CCK-8检测SF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F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1A2)及Gal-3的mRNA表达情况, 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考察SF细胞的COL1A2合成情况。结果在第1、3、5天, 不同质量浓度MCP均对SF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 不同浓度的MCP可以引起不同的基因表达, 高浓度的MCP上调了SF细胞的TGF-β1、COL1A2和Gal-3的mRNA表达;同时, MCP对SF细胞的COL1A2蛋白合成无影响。Gal-3诱导后, MCP处理可以下调TGF-β1和COL1A2的mRNA表达, 且可以显著降低COL1A2蛋白的合成;尤...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 mL(1×10~6/mL),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组、化疗组及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连续3 d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液(0.1 mg/d),荷瘤组连续3 d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从第1天起中药+化疗组予以健脾固肠方0.6 mL/d灌胃,荷瘤组和化疗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18只小鼠于干预21 d后取材,测定3组肺癌小鼠体质量、种植瘤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高通量测序法测试小鼠肠道菌群;RT-PCR实验分析小鼠小肠淋巴组织Th17和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化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化疗组抑瘤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化疗组的肺转移抑制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shanno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免疫指标FoxP3、RORγ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固肠方可能通过增加肺癌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h17/Treg细胞平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改善机体免疫,进而抑制肺癌小鼠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肖祖卫  彭俊波  凌刚  李家奎  李莉  杜博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77-1877,188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病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SF组术后镇痛以舒芬太尼2μg/kg,F组术后镇痛以芬太尼25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病人术后4h、12h、24h对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舒适程发评分、脉搏氧饱和度(SpO2)、PCA有效按压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4h、12h,24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予芬太尼组(P〈0.05),镇静评分、舒适评分高于芬太尼组;术后4h、12h、24h时点间舒芬太尼组的按压次数明最少于芬太尼组;SpO2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舒芬太尼是一较好的术后静脉镇痛药物,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附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原发性附睾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附睾良性肿瘤患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为附睾腺瘤样瘤,4例患者为附睾平滑肌瘤;附睾乳头状腺瘤患者、附睾纤维假瘤患者、附睾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各有1例;其中9例附睾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有5例患者为附睾恶性肿瘤,其中,有3例患者为腺癌,2例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全部附睾恶性肿瘤患者睾丸附切除术,同时,还给予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13例附睾良性肿瘤进行追踪随访,没有1例患者复发;追踪随访全部附睾恶性肿瘤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结论附睾肿瘤临床诊断中,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大多数附睾肿瘤为良性,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临床上附睾恶性肿瘤较少发,并且预后差;附睾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对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患者施予右美托咪定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咪达唑仑的30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右美托咪定的30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好于A组患者,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运用到对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患者施予麻醉后,能够凸显出较优的镇痛功效,且能够降低其机械通气所需时间等,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中长期并发症的特点。方法以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3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样本,观察患者的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3例患者中长期并发症中,假体松动发生率为6.98%、衬垫脱位发生率2.33%、假体磨损发生率9.30%、假体断裂发生率2.33%。结论假体松动、衬垫脱位、假体磨损、假体断裂为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中长期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假体尺寸过小、设计缺陷、内侧副韧带松弛、局部应力为诱发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应视患者的病情,于术中谨慎选择假体,谨慎操作,降低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DNA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HBVDNA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 2 0 0份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含量 ,同时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V 5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2 0 0份血清中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组合组的HBVDNA阳性率有差异 ,HBsAg、HBeAg和 (或 )HBcAb阳性组阳性率约为 98.1% ,其中 96 %以上HBVDNA≥ 10 4copy/ml;HBsAg、HBcAb和 (或 )HBe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 76 .5 % ,但其中 90 %以上HBVDNA≤ 10 4copy/ml;单纯HBV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13.0 % ,但均为HBVDNA≤ 10 3 copy/ml。三组间HBVDNA阳性率及分布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而且HBVDNA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FQ PCR检测HBVDNA含量结合血清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