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的无症状体检者401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粥样硬化组(n=224)和对照组(n=177),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及Apo水平,找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血脂指标。结果粥样硬化组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po A1、Apo A2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Apo C3(OR=1.572,95%CI1.200~2.061)及Apo B/Apo A1(OR=1.767,95%CI 1.335~2.338)是本研究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 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断点为1.005 g/L。结论 Apo C3与亚临床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这一时期Apo A1降低并不明显,Apo B较其他脂类指标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为心肌桥前
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间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CT冠
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桥前血管有无狭窄大于50%冠脉粥样硬化)及临床资料。首先对糖尿病受试
者按照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比较心肌桥前段和无心肌桥组的对等段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否具有统计
学意义。然后对所有心肌桥受试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
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及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2345例,其中1373例心肌桥中,827例桥前段冠脉存在动脉粥样狭窄,972例无心肌桥,与心肌
桥组桥前血管对等部位血管中254例存在动脉粥样狭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经最终校
正后,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桥前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Odds Ratio值分别为3.91、2.6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心
肌桥桥前段更易发生粥样硬化狭窄,心肌桥均为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
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心肌桥致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自然关闭的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早期人工干预的必要性.方法 将2007年3月~2007年12月间正常产检,孕期超声筛查胎儿心脏正常并在该院分娩的1 437名足月新生儿纳入研究,在新生儿出生后24~96 h内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对其中发现的单纯动脉导管开放的新生儿,在生后3月复查超声心动了解其闭合情况并电话随访其发育情况.结果 1 437例足月新生儿中发现单纯动脉导管开放的318例,生后 24 h动脉导管59.3%处于开放状态,48 h、72 h、96 h的比例分别为27.1%、15.2%、9.0%.11例失访,304例在生后3月内自然闭合,诊断PDA 3例,其发生率为1:475.男:女为1:2.结论 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在生后96周后仍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如无临床症状,无须过度干预,但应注意随访,确定其闭合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用药治疗改善前后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值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脑功能异常的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 纳入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水平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远期支架通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并进行冠状动脉计算机血管成像(CTA)复查的患者74例,支架植入时间(20.5±13.1)个月。根据冠脉CTA结果分为支架通畅组与非支架通畅组,收集同期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生化指标。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各生化指标及基础和临床信息,在多种指标中只将在单变量分析时P<0.05的指标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远期支架内通畅情况的独立决定因素。结果 74例患者共置入支架74枚,冠脉CTA结果显示支架通畅患者51例、非支架通畅患者23例,支架通畅组的肌酸激酶水平和非支架通畅组分别为(75.9±29.4)U/L和(115.5±51.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支架通畅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非支架通畅组[(3.5±5.3)U/L比(1.7±1.3)U/L,P=0.0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酸激酶水平(OR=1.573,95%CI=1.022~2.421,P=0.039)是支架远期非支架通畅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肌酸激酶水平是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远期非支架通畅的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胎儿血标本的制备和胎儿红细胞珠蛋白链合成分析的开展,使遗传性Hb病的出生前诊断成为可能。本文报道了2对夫妇有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危险而作出生前诊断的结果。这两例均是在遗传咨询后要求作出生前诊断的。两对夫妇中例|为β°-地贫,例2为β~+地贫,母方血型为O型,父方为AB型。胎儿血标本分别在妊娠22和21周经超声波定泣后采取。然后从母亲-胎儿的混合血中清除母亲血。例1的20μl血标本中,胎儿血占10%,例2的16,18和和19μl血标本中,胎儿血分别占40、7、10%。经试验表明:新生儿标本中红细胞低于5%时就能与抗-AB血清反应,获得令人满意的凝集作用,而且不改变β/γ比值。在本试验的2例中,例1的β/γ比值为0.03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指标对老年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计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连续入组的非心脏手术术前怀疑冠心病而行CCTA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资料,包括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MS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支数(N)、节段累及积分(SIS)、节段狭窄积分(SSS);记录推迟或放弃手术的原因、分析CCTA结果对非心脏手术计划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冠状动脉MSS、N、SIS及SSS与非心脏手术计划改变之间的关系,计算优势比(OR),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本研究共398例患者,其中76例(19.1%)冠状动脉无异常表现;220例(55.3%)表现为轻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征象;102例(25.6%)显示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征象;参考CCTA结果,340例(85.4%)患者如期进行了手术,26例(6.5%)患者干预后择期进行手术,32例(9.2%)放弃手术;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个体冠心病的MSS、N、SIS及SSS是老年非心脏手术计划改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7,2.89,1.17及1.16(均P0.05)。个体冠心病的MSS、N、SIS及SSS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13,0.615及0.624,0.648,SIS及SSS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50和3.50。结论:应用CCTA评价术前怀疑冠心病的老年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均会影响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有暴力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神经活动特征以及其脑功能异常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方法纳入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采用PANS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利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评分将患者分为暴力组和无暴力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采集所有患者静息状态下脑fMRI数据,基于DPABI V2.3(Data Processing&Analysis of Brain Imaging,DPAB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2组图像差异。提取所有患者全脑区的ALFF、fALFF值与PANSS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暴力组(n=18)较无暴力组(n=17)右侧顶上回、右侧顶下缘角回ALFF值减低,而右侧小脑下部、左侧小脑下部和左侧丘脑的fALFF值增高(均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n=35)右侧小脑下部、小脑蚓部、右侧颞中回ALFF值与PANSS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37、0.610、0.656);右侧角回fALFF值与PANSS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723);左侧内侧额上回fALFF值与PANSS敌对性评分呈正相关(r=0.647,均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结论相较于无暴力患者,伴有暴力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个脑区ALFF、fALFF值存在差异,提示伴有暴力行为的患者多个脑区自发神经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结合临床表现及阴道超声特点,以协助术前对宫腔内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10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阴道超声检查图像并进行分析,观察其超声特征。结果患者年龄24~64岁(平均45.9岁),8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不孕。超声表现:4例病灶位于宫腔下段至宫颈内口,5例位于宫腔内,1例位于宫角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7例病灶测出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0.33~0.71。结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宫腔内病变,临床上需与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相鉴别,通过超声检查病灶的回声、部位及血流信号并结合临床表现可协助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