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伴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8周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对照组各24例。以BECK抑郁问卷(BD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抑郁症状的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根据BDI评分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33.3%,P<0.05),根据HAM D评分,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45.8%,25.0%,P<0.05),实验组冠心病相关症状的显效率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舍曲林能有效的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这种治疗更有利于冠心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齐拉西酮组和喹硫平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5.88%和21.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低于喹硫平。  相似文献   
3.
危险及有害性饮酒者早期干预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危险性及有害性饮酒者的疗效,以寻找预防和减少酒依赖及酒精所致相关危害的途径。方法用特定量表筛选出社区内符合标准的危险性及有害性饮酒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采用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干预。两组分别进行肝功能、症状自评量表(SCL-90)、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DMD)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早期心理干预组的实验室指标(ALT)、相关量表分值评定及饮酒量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5.34,65.60;P0.01)。结论对危险及有害性饮酒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酒精造成的躯体、精神损害,减少酒精所致的各种危害,特别是酒依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西酞普兰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被试入组后随机分配到联合治疗组(rTMS+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和药物治疗组(西酞普兰单独治疗)。西酞普兰治疗范围为20~60mg/d,起始剂量20mg/d,在2周内渐增至40~60mg/d。联合治疗组治疗时使用rTMS真刺激,刺激部位为右侧背外侧额叶,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度为100%运动阈值。药物治疗组治疗时使用rTMS伪刺激。观察疗效6周。采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盲法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基本痊愈5(14.71%)例,显著进步13(41.18%)例,好转7(23.53%)例,无效7(20.59%)例。药物治疗组基本痊愈2(6.45%)例,显著进步6(19.35%)例,好转11(35.48%)例,无效12(38.71%)例。两组疗效比较以联合治疗组较好(χ2=6.036,P=0.049)。两组治疗前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在治疗2、4、6及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侧额叶背外侧rTMS刺激结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纯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5.
述情障碍是指不善于分辩自己的情绪和躯体感觉,患者往往借助躯体不适来表达情绪体验的一种人格模式,且常见于酒精依赖综合征。为此,作者对58例酒精依赖综合征进行了分析,旨在验证上述论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酒依赖患者系统综合治疗后半年及1年的复饮情况。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系统综合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确定半年、1年2个时点的复饮率并利用相关量表(酒精依赖严重程度问卷SADQ—C;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精神状态和依赖程度评定。结果系统综合治疗的酒依赖患者半年复饮率36%,1年复饮率23%,复饮率随治疗进展降低,相关量表评估结果呈相应改善趋势。结论酒依赖患者系统综合治疗后复饮率降低,时点复饮率(半年,1年)有明显时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液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细胞学检测.结果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液MCV,MCH显著升高,MCHC无明显变化.结论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MCV,MCH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长期监测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是集肥胖、糖代谢异常(包括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和原发性高血压等多种代谢危险因子于一身的症候群,它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其病死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1-2].国内外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发病率,这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疾病本身等多种因素有关[3].2011 - 01-2011 -12,我们运用脂糖消颗粒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10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6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帕利哌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IL-1β和TNF-α试剂合均购自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 ISA法)进行检测,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变化,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775、2.7594、3.0347和3.1969(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清IL-1β和TNF-α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明显,对血清中IL-1β和TNF-α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和以利培酮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机制及意义.方法 将2009年入住本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各30例,采用酶藕联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6,8周时体内血清CK值变化.结果 氯丙嗪组于治疗各周CK值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