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内障是我国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然而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度预测值的准确性会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为此,我们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6年1月-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的200只眼的视力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视网膜电图(ERG)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只一侧眼视网膜缺血SD大鼠随机分成损伤组、预处理组及丹参组每组8只。损伤组:大鼠视网膜在缺血60min后,分别经再灌注30min、24~72h后测量ERG。预处理组:大鼠视网膜在缺血后60min前24h行5min短暂缺血,再经上述再灌注时程后测量ERG。丹参组:大鼠缺血60min前30min球后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05ml,再经上述再灌注时程后测量ERG。结果:损伤组各时程b波下降明显(P〈0.001),预处理组及丹参组再灌注72h后b波恢复(P〉0.05)。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ERG的b波明显下降,ERG的b波是客观反映其损伤及功能恢复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冯旭辉  李道全  万成武 《西部医学》2009,21(12):2105-2106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范措施。方法在X线定位下,经口咽部食管内植入金属覆膜支架58例,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及不适49例(85%),食管反流11例(19%),出血4例(7%),支架移位3例(5%),食道气管瘘2例(3.4%),再狭窄6例(9.7%)。结论食管内金属支架植入后可产生多种不同的并发症,术前掌握好适应证,操作轻柔,术后积极对症处理,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9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特点及相关组织变化。方法:总结9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52例(66只眼)临床资料及术中体会。结果:这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老年环,部分病例周边角膜变性混浊较宽。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 981.6-2 581.4个/mm2,平均(2 147.0±406.7)个/mm2。核硬度:Ⅱ级核1眼,Ⅲ级核31眼,Ⅳ级核28眼,Ⅴ级核6眼。完整连续环形撕囊术(CCC)63眼,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3 d视力:2眼<0.1,16眼0.1-0.3,33眼0.4-0.6,15眼0.7-1.0。术后3 d,35眼角膜透明,12眼内皮斑片状混浊,8眼内弹力层皱褶,11眼切口附近角膜上皮露状水肿。结论:90岁以上老年人眼部组织老化明显,角膜透明区常减小,但内皮细胞功能多能耐受手术。囊膜较薄而易碎,但完整囊袋可承受手术时核在其内的运动。核多较大,硬度个体差异大。眼底视网膜及脉络膜组织有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近视的视网膜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性形觉剥夺的方法 ,对鸡眼的视网膜进行了超微结构的检测 ,结果发现形觉剥夺性近视 (FDM)是由于视网膜局部区域的改变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我科五年多来用脱水脐带作视网膜填充材料治疗53例(56眼)患者,手术成功47例(88.6%)。统计表明手术成败与病程长短有关,与脱离范围、裂孔大小、裂孔多少、近视眼之间无密切关系。文章还对材料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学类型眼内黑色素瘤及其浸润能力与p21ras及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1例眼内黑色素瘤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常规HE染色观察,根据肿瘤细胞形态分型,并根据肿瘤有无巩膜外浸润分类.结果p21ra及p53蛋白表达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53在3种不同细胞学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21ras在有巩膜外扩展病例中表达阳性率高于无巩膜外扩展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21ras表达与眼内黑色素瘤巩膜外扩展有关.p53与眼内黑色素瘤细胞类型及肿瘤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化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肿块大小为7~16cm,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碘化油加化疗药物栓塞,碘化油用量为20~40mL。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RR)为73.9%(85/115),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3%、39.1%、8.7%,介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碘化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贝他根滴眼对幼兔视轴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Batagan降低眼压对幼兔眼轴发育和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0只,1眼滴Batagan每日1次,另眼滴生理盐水每日1次作对照。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6个月后用托吡卡胺扩瞳检影。处死动物取眼球测量其前后径。取眼球标本作普通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Batagan滴眼能有效降低兔眼眼压4h以上。经持续用药6个月后,其远视度数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眼,且眼球前后径平衡值小于对照眼。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结论 发育期眼轴受到眼压影响,降低眼压确能起到抑制眼轴过度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二代尾部的分化规律,本试验对该群体199只75日龄羔羊进行体重(X1)、体高(X2)、体长(X3)、胸围(X4)、胸深(X5)、胸宽(X6)、管围(X7)、脂臀宽(X8)、脂臀厚(X9)、脂臀长(X10)10个指标的测定,采用K-mean聚类分析依据上述表型数据对群体进行分类,运用单因素方差法比较不同尾型小群体的体尺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探索不同组的体尺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脂臀宽、脂臀长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结果表明:按尾巴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尾、中尾、大尾三个组.小尾组的脂臀宽显著小于中尾组(P<0.05),极显著小于大尾组(P<0.01);小尾组的脂臀长极显著小于中尾组(P<0.01),显著小于大尾组(P<0.05);三个组的体重、体高、胸围等体尺指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三个组的体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关系,影响中尾组的主要体尺因素是胸围,影响大尾组的主要体尺因素是胸宽.影响小尾、中尾、大尾组的脂臀长、脂臀宽的体尺因素不同,建立了回归方程,小尾组:f(X8,X10)=(-0.22X1+0.22X4+0.24X6+0.53X10,20.18+0.19X2-0.24X3-0.15X4-0.17X6+0.37X8+0.18X9),中尾组:f(X8,X10)=(0.31X1+0.96X9,0.29X1-0.25X5+0.52X9),大尾组:f(X8,X10)=(-0.35X1-0.65X3+0.97X9,0.59X6).综上,三个组羔羊的体尺形态、尾部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为野生盘羊杂交二代的脂尾形态变异进行科学的遗传评价,为绵羊群体尾部遗传分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