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构建一种SD大鼠脊髓钳夹损伤模型,用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研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2只。脊髓损伤组(A组):用动脉瘤夹钳夹大鼠第10胸椎对应脊髓。假手术组(B组):只打开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SCI。正常对照组(C组):正常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通过行为学观察(BBB评分)、HE染色和神经电生理检测进行判断。结果HE染色结果:A组可见脊髓正常组织被破坏,损伤区可见血管破裂出血,有大片坏死灶,周围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内有炎症细胞浸润。B、C两组基本一致,组织结构正常。BBB评分:B组术后1周功能恢复接近正常,评分20分。A组术后第2周开始恢复,到第3周基本停止,最终BBB评分低于6分,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SEP)检测:A组可以明显看到SEP的波峰趋于水平,且潜伏期无限延长,与B组相差显著(P〈0.05)。A组内动物BBB评分、SE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动脉瘤夹钳夹SD大鼠T10脊髓,能够建立良好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芷江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吸氧、镇静、抗感染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4mg/d。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显效1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相比对照组80.0%(48/6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在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佐治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肺外并发症为突出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2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支原体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 ,平时散在发病。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本文统计我院内、儿科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4月住院病人资料 ,以肺外并发症为突出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 2 0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中男性 12例 ,女性 8例。年龄 9~ 71岁 ,平均 37岁。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15例仅有轻咳。18例X线胸片示点片状阴影 ,所有患者咽拭子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 (MP -PCR)结果阳性。 10例血冷凝集试验阳性 (1∶32~ 1∶12 8) ,10例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查阳性。1 2 就诊原因 …  相似文献   
4.
张在祥  胡伟  李祥炎  余平 《中南药学》2010,8(9):711-713
目的观察支气管患儿血清中瘦素、IL-13和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瘦素、IL-13和IL-8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及6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IL-13和IL-8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瘦素浓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瘦素、IL-13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瘦素、IL-13和IL-8浓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治疗12个月后各个炎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作用与下调血清中瘦素、IL-13和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摘要 患儿,男,12岁。因咳嗽10余天,下行性浮肿伴尿少1周,面色苍白发绀3h入院。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还发现10余年来一直不会说话、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视力极差,摸索着行走。体检:T 36℃,心率120min~(-1),R 32rain~(-1),BPO/OkPa,发育迟缓,营养中等,神志尚清,呼吸稍促,节律规则。双侧瞳孔扩大约5mm,对光反射消失。颜面苍白,轻度浮肿。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心率快,心音低钝。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非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37例,对其中椎体破坏较严重、有明显后凸及侧弯畸形的17例患者采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矫正畸形。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标准:B级1例,C级8例,D级7例,E级1例。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麻痛症状均缓解,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C级1例,D级5例,E级11例),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标准。脊柱后凸Cobb角从术前的(36.8±9.0)°降至术后的(17.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未见明显矫正丢失(与术后比较,P0.05)。结论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够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可用于治疗部分重度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