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A组),其余24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B组、C组),再次构建大鼠背部任意瓣(3cm×10cm)模型,成模后B组术后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0 U/kg),A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10天取皮瓣检测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VEGF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SDF-1α及MMP-9含量.结果 皮瓣面积C组(33.34±2.01)%明显低于A(50.17 +2.29)%组与B(48.3±2.43)%组(P<0.01),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B组皮瓣的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C组减轻;新生血管计数B组17.5±3.29/平方毫米明显高于A组22.08±3.84/mm2,A、B组均明显高于C组11.33±2.42/mm2(p<0.01).VEGF表达量A组4528.16±551.26、B组3671.67±482.04明显高于C组2571.08±535.45(P<0.01),A组与B组无差异(P>0.05).血清中SDF-1α、MMP-9的含量A组、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增加SDF-1α、MMP-9、VEGF表达等途径促进皮瓣生血管增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糖尿病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饥饿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自噬的发生。方法: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EBSS(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代替培养液,分别饥饿0 h、1 h、2 h、3 h,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单丹磺酰戊二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 检测LC3和Beclin-1 蛋白和mRNA表达在饥饿1 h开始增加,2 h达到高峰,3 h逐渐下降,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荧光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到饥饿2 h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出现自噬囊泡。结论: 饥饿可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发生自噬,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递进式有限活动结合唑来膦酸(ZOL)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PKP治疗的60例老年OVCFs患者随机分为递进式有限活动组(PLA+ZOL)、递进式有限活动结合唑来膦酸组(PLA+ZOL)和非有限活动组(ULA)。PLA组:术后第一周每天有限活动2 h,第二周每天有限活动3 h,第三周每天有限活动4 h。PLA+ZOL组术后第三天予静脉注射ZOL 5 mg,术后采取PLA组同样的递进式有限活动。ULA: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下床活动,在可承受范围内不受限制。在治疗的不同时期评估两组的疼痛评分(NRS)、正侧位X线片、MRI影像学改变、骨密度(BMD)。结果 术后早期NRS评分PKP+ZOL组及PLA组低于ULA组,PKP+ZOL组低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PLA+ZOL组椎体前、中柱高度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ZOL组及PLA组高于U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采用高频彩超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获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来修复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而拟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11例,利用高频彩超进行术前探测定位胫后动脉穿支,在创面彻底扩创后,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钢板外露创面。记录利用高频彩超探查到的动脉穿支数并对穿支进行直径及流量测量。术后定期随访,记录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在拟切取皮瓣的11个胫后动脉区域共找到27支穿支,每个区域找到(2.60±0.45)个穿支。穿支动脉直径(2.50±0.31)mm。随访6~12(8.5±1.9)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前内侧钢板外露创面简单有效,高频彩超能准确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血管并了解受区情况,是提高穿支皮瓣手术准确性和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