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伊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正华  李广然  胡国亮 《新医学》2003,34(Z1):43-45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在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对照组仅用降糖药治疗.两组治疗3、9、1 2、1 5个月时复查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钾、血尿酸水平,分别与其治前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尿蛋白排泄率分别为(40.2±10.1)μg/min、(32.2±9.2)μg/min、(34.1±4.3)μg/min、(30.1±5 3)μg/min,比治疗前(42.5±11.2)μg/min明显减少(P<0.05),而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用药过程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在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尿蛋白排泄率分别为(54 3±11.6)μg/min、(58.2±10.9)μg/min、(66.1±9.2)μg/min、(80.1±12.6)μg/min,比治疗前(41.9±12.3)μg/min增加(P<0.05);两组的平均动脉压、血糖、血钾、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伊贝沙坦对DN患者具有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作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李广然  郑勋华  黄阳茵 《新医学》2003,34(11):669-671
1引言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组具有类似病理改变的疾病,其病因、组织形态学、发病机制及预后不尽相同,常需借助肾活组织检查(肾活检)明确诊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后者继发于功能性肾单位减少,肾小球肥大、高滤过及炎症性增生、血栓、遗传或其它肾小球疾病引起的瘢痕化,主要发生于:全身性疾病如海洛因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止痛药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狼疮肾炎、紫癜性肾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流性肾病、轻链病…  相似文献   
3.
肾性骨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为了提高透析病人的生命质量,地肾性骨病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综术字近年来肾性骨病在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狼疮肾炎与妊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修医生狼疮肾炎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妊娠对狼疮肾炎病人有何影响?教授过去认为妊娠能导致狼疮肾炎复发和恶化,甚至致死,故认为狼疮肾炎病人不宜妊娠。狼疮肾炎活动最常见于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如怀孕时有SLE活动的临床证据,在妊娠期或产后约有50%~60%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成功接受肾移植病人的生存质量与健康人群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剖析肾移植病人生存质量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针对问题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改善肾移植病人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SF-36健康问卷对38例1998年下半年至2001年期间在我院成功接受肾移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于社区随机抽取38例健康人群问卷调查进行对照.结果两组在生理机能(RP)和一般健康(GH)上无差异,而其它六个维度对照组优于肾移植组.结论肾移植病人没有由于生理健康问题对职能造成影响,但也显示一部分病人因担心失去移植肾而导致压抑、行为和情感失控.  相似文献   
6.
李广然  王宁宁 《新医学》2006,37(10):698-699
1引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ngiotensin Ⅱreceptor blocker,ARB)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是近10年来肾脏疾病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有证据显示,联合应用ACEI和ARB通常比单独应用其中一种的疗效高,而其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增加,但对于两者能否合用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使同行对这2种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有更全面的认识,现将相关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透析治疗,选择血液透析(HD)好还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好。方法:观察了68例接受透析治疗的糖尿病ESRD患者,其中52例进行HD治疗,16例进行CAP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生存率、死亡原因、血糖的控制、透析后主要并发症。结果:60岁以下HD或CAPD治疗患者3年生存率均达75%以上。但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心病或年龄大于60岁者,行CAPD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HD少。结论: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心病或年龄大于60岁的糖尿病ESRD患者以选择CAPD治疗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透析治疗,选择血液透析(HD)好还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好。 方法:观察了8例接受透析治疗的糖尿病ESRD患者,其中52例进行HD治疗,16例进行CAP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生存率、死亡原因、血糖的控制、透析后主要并发症。 结果:60岁以下HD或CAPD治疗患者3年生存率均达75%以上。但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先前腹部手术对CAPD效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81例肾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A组4 7例 ,无腹部手术史 ;B组 34例 ,有腹部手术史。随访置管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和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在开始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B组术后血性透出液发生率(17.6 % )高于A组 (2 .1% ) (P <0 .0 5 )。经过半年随访 ,各组内腹膜肌酐清除率保持稳定。随访过程中无疝气、腹壁水肿和胸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既往中小腹部手术一般不影响腹膜透析顺利进行 ,但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时应谨慎 ,术后注意监测腹膜溶质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广然  叶任高 《新医学》2000,31(11):700
答案 1.E2.D3.D4.D5.C 6.D 7.C 8.E 9.C 10.E 11.A12.E13.E14.A15.C 题解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转坏,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力特征,病理呈新月体肾炎表现的一组疾病,患者常伴有中度的贫血。 2.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的80%以下,但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仍在正常范围。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无特异性,且影响因素较多。放射性肾图和静脉肾盂造影主要反映尿路情况。 3.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