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P53,rasP21及C-met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1.7%、40.0%、70.0%;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6.7%,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C-met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21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粘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C-met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2.
伴有巨块性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LMP1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每例切5张切片分为5组,用微波加热、胰蛋白酶消化、高压锅加热、蒸馏水煮修复处理。结果 应用蒸馏水煮的效果最好。结论 对于比较难检测的鼻咽癌组织LMP1抗原,应用蒸馏水煮修复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宫内早孕伴部分葡萄胎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结合文献资料复习,以提高B超对此病的诊断率,推广B超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病史、临床及检验资料、B超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结合病史、临床及检验资料、B超诊断结果对临床诊断宫内早孕伴部分葡萄胎有较大辅助作用。结论术后病理检验结果表明B超在诊断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中确诊率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形态发生学的哪一阶段进入鼻咽上皮细胞。方法 从321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切片中筛选并收集到具有各种癌旁上皮病变的鼻咽癌标本85例,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癌旁上皮病变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S(EBERS)感染,其中31例具有癌旁鳞状化生病变的鼻咽癌组织进一步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溶解期产物EA-D(early antigen-diffuse)mRNA。结果 85例鼻咽癌标本共观察到154个癌旁上皮病变病灶:39个柱状上皮单纯增生灶、43个化生鳞状上皮增生灶、41个上皮异型性变(轻度、中度和重度)灶、17个原位癌灶及14个微小浸润癌灶。所有癌旁正常或单纯增生的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均显示EBERs阴性。一部分(11/41,26.83%)癌旁异型性变上皮中的少数细胞表达EBERs,大部分原位癌(12/17,70.59%)及全部微小浸润癌都显示相当数量的EBERs阳性癌细胞。31例可见癌旁鳞状化生上皮病变的鼻咽癌中有10例癌旁上皮角化细胞的细胞核上显示出EA-D mRNA阳性信号。结论 EB病毒可以首先感染异型性变的上皮细胞,然后可能与其他致癌产物协同对鼻咽癌变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鼻咽癌细胞中释出的EB病毒可以重复感染癌旁鳞状化生上皮内的角化细胞,这种溶解性感染不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2.36:1,好发年龄为40~69岁;常发部位为幽门窦部;以溃疡型为多。光镜检查;管状腺癌占48.9%,其余依次为粘液腺癌,未分化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对30例各型胃癌新鲜活体组织进行电镜观察;胃癌细胞具有一般癌细胞超微结构特点。胃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管腔面有密集或较密集的微绒毛,胞浆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粘液细胞型腺癌等癌细胞多呈单个游离状态,细胞间连接极少;肠型上皮癌细胞所含粘液颗粒电子  相似文献   
7.
慢性菱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过去临床和病理方面不很注意、不重视。自从应用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来,发现慢性胃疾病的高度发病率及其与胃癌之间存在着某种病因发病学的关系,但是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是否就是胃癌的癌前期病变至今仍是恳而未决的问题。有关慢性胃疾病的超微结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种慢性胃疾病的超微结构特点,并试图探讨它们与胃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骨恶性神经鞘瘤 (Neurilemmomaofbone) ,又称恶性雪旺氏瘤 (MalignantSchwannoma)。有关文献记载〔1〕,本病极为罕见 ,国内外仅见少数报告。现遇见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历资料 男 ,78岁 ,农民。因右膝关节肿痛伴活动障碍 2个月就医。患者无明显诱因于 2个月前出现右膝外侧肿痛 ,以行走时疼痛明显 ,休息可缓解。逐渐出现右膝关节功能障碍 ,走路不便。发病以来无发热畏寒 ,无午后潮热、盗汗 ,精神好 ,胃纳尚好 ,大小便正常。自觉体重下降。既往无传染病史 ,无过敏史。家族无传染病史。一般…  相似文献   
9.
本病最初于1966年由Azoury与Reed所报道,1969年Rosai-Dorfman首次以伴有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Sinus Histiocytosis WithMassive Lymphadenopathy简称SHML)为名报告4例,并定为独立的良性疾病。此后文献上遂沿用SHML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P53,rasP21及C-met癌基因蛋白,其阳性结果分别为51.7%、40.0%、70.0%;胃癌旁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6.7%,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53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细胞核内,P21及C-met阳性细胞的染色部位在胞浆及/或胞膜,P21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粘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C-met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