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5月 ,我科共施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14例 ,其中 13例成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4例 ,男 4例 ,女 10例 ,年龄 2 4~ 66岁 ,平均 40岁。术前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 ,血、尿生化检查 ,CT、磁共振等诊断为肾上腺皮质醇腺瘤 5例 ,嗜铬细胞瘤 3例 ,醛固酮腺瘤 3例 ,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 3例。左侧 10例 ,右侧 4例。肿瘤大小 1.0cm× 1.2cm~ 4.8cm× 5 .2cm。1.2 手术方法全麻。患者患侧向上卧位 ,腰部垫枕 ,适当抬高腰桥。作腋前、中、后线标志 ,于腋中线髂嵴上 2cm处作 2…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少见。我院于1993~1997年共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更多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被发现。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但该术式操作难度较大,易出现大出血、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近年我们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了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离断输尿管,在下腔静脉前外侧复位矫正方法,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10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均经手术矫正复位。术后6-12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先天性下腔静脉胚胎发育异常所致,术前需联合庆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RNA小干扰(SiRNA)技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胞内效应蛋白水平的表达,观察其对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在体外以及在实验裸鼠模型体内的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 筛选出最有效的EGFR SiRNA,采用慢病毒为载体,转染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HIPC)PC-3,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EGFR及其胞内效应蛋白Akt和MAPK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程度.同时,建立HIPC裸鼠模型,瘤体内注射EGFR SiRNA,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慢病毒为载体的EGFR SiRNA对PC-3细胞转染率可稳定在75%,并显著抑制PC-3细胞生长率,仅为40%~50%,其作用可能为沉默细胞EGFR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效率>90%(P<0.01);而且,Akt和MAPK表达水平和磷酸化均明显降低,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6.49%和47.15%,P<0.05.与对照组比较,EGFR SiRNA体内抑瘤率为34.83%,P<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靶向EGFR SiRNA可以在体内外显著抑制HIPC生长,其机制可能是沉默EGFR表达,进而抑制胞内效应蛋白的作用,后者可作为未来靶向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和输尿管镜碎石(URS)在上段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512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ESWL组(256例)和URS组(256例),分别采用ESWL和UR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ESWL组碎石有效率为94.1%,URS组为8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ESWL组出现恶心呕吐、肾绞痛、血尿、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比URS高(<0.05),但均为一过性,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患者对ESWL的满意度高于URS(<0.05)。结论上段输尿管结石采用ESWL治疗的有效率高于URS,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切除肾上腺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循环功能变化的差异,为开展经腹腔和后腹腔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腹腔及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A组)与开放性手术(B组)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与各6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充气后(B组为术中探要),分离肿瘤,肿瘤切除及术毕各10min时检测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压(Paw),每分通气量(V E),并抽血检测血气指标。结果:两组间PacO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PH,PaO2,Paw,VE,HR,MASR,CVP指标上虽有一定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只要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经腹腔和后腹腔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李仲宜顾明祥杨燮樵李宏冯荣杨远清殷民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0~60岁,平均48.8岁。右侧6例,左侧4例。嗜络细胞瘤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腺瘤及无功能肾上腺瘤各2列,皮质醇症肾上腺皮质...  相似文献   
9.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6~1993年手术治疗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4例,其中膈上型1例,膈下型3例。随访3例,1例仍健在。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B超可作为初选手段,MR对确定下腔静脉内栓子大小、性质、远端定位及延伸程度方面优于CT;当下腔静脉受外源性压迫时,应同时行下腔静脉造影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预后除依据TNM分期及术中癌栓摘除完全与否外,尚与瘤细胞分型、胞核分级、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评估泌尿生殖系恶性淋巴瘤预后的有效指标,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例泌尿生殖系恶性淋巴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抗原及免疫表型进行检测,结果PCNA增殖指数与免疫表型和形态学类型有关。免疫表型或肿瘤生物学行为属T细胞淋巴瘤的PCNA指数高于B细胞和非T非B细胞淋巴瘤,前者术后仅生存3-5个月,后者后生存2年2个月-5年。认为PCNA对判定泌尿生殖系恶性淋巴瘤的预后有一定意义,可能成为评估淋巴瘤患者预后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