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茵(Hp)的治疗方案有两大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求RNA技术干扰人结肠癌SW480细胞Nucleostemin(NS)基因后,结肠癌SW480细胞Nucleostemin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情况变化.方法:构建Nucleostemin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和脂质体共同转染SW480细胞后,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NS基因mRNA和蛋白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RNAi干扰细胞后NSmRNA表达明显下降;NS蛋白表达亦明显下降(1.069±0.368,1.003±0.313,1.901±0.817,P<0.05;1.069±0.368,1.003±0.313,2.035±0.665,P<0.05),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脂质体)和阴性对照组(RNAi错义序列)间无显著差异(2.035±0.665,1.9001±0.817,P>0.05).MTT显示RNA干扰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通过特异性RNA干扰NS基因后,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acute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ASUC)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有危及生命的风险.随着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临床上ASUC也愈发常见.目前激素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激素治疗3d后应评估疗效,疗效欠佳时及时转换为英夫利昔单抗或环孢素抢救治疗,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Second-generation colon capsule endoscopy, CCE-2)在体检人群胃肠道疾病筛查中的初步应用。[方法]纳入行CCE-2检查的体检人群160例。由具有结肠胶囊内镜丰富判读经验的消化内科医师分析检查结果,观察CCE-2在胃、小肠和结肠的通过时间,以及胶囊检查完成率、病变检岀情况。[结果]81.9%(131/160)的患者在胶囊运行时间内完成全消化道检查,胃通过时间为(0.90±0.78)h,小肠通过时间为(2.06±1.08)h,结肠通过时间为(5.52±4.72)h,完成全消化道检查患者的胶囊运行时间短于未完成全消化道检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9,P<0.01)。CCE-2共发现145例(90.6%)消化道病变,其中有11例(6.9%)食管病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多发隆起性病变和食管新生物;115例(71.9%)胃病变,包括胃炎、胃息肉;28例(17.5%)十二指肠病变,包括十二指肠球炎、溃疡、隆起性病变和憩室;48例(30.0%)小肠病变,包括炎症、溃疡、息肉、隆起性病变;98例(61.3%)结...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时肛门直肠梗阻或阻塞感、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且病程超过6个月[1]。对于慢性便秘的确切机制,目前的研究尚不清楚,但近年来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慢性便秘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肠道微生态治疗通过采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以及菌群移植等措施来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改善宿主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pH电极的定位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LES压力测定是 pH电极定位的金标法,但是它与pH梯度法的比较很少报道,为此我们对门诊22例患者采用了静态LES压力测定及pH梯度法对pH电极进行定位,以验证pH电极的准确性.方法 22例患者受试者包括病人及正常健康人,LES压力测定采用经鼻静态多导水灌注式袖套压力感受器导管检测,将LES上缘上方5cm处定为pH电极的位置.pH检测采用便携式锑电极pH监测仪,将pH电极经同侧鼻孔插入胃内,然后缓慢经LES向外牵拉,并同步准确记录pH值及导管的插入深度(cm).结果两种方法中仅有1例对pH电极的定位是一致的,21例均存在不同的差异 ,范围从0.5~5.0cm,pH电极定位相差大于或等于1cm的有19例,相差小于1cm的有3例. 经统计学处理,我们发现两种方法对pH电极定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 pH梯度法对pH电极定位偏差有0.5cm的2例,pH梯度法对pH电极定位偏差有1.0cm的3例;pH 梯度法对pH电极定位偏差有1.5~5cm16例.采用pH梯度法对pH电极定位,位置上移大于1cm 的有3例、下移大于1cm的有13例.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pH梯度法对pH电极的定位误差很大,它不能替代LES压力测定法为pH电极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范里  朱良如 《胃肠病学》2011,16(10):585-588
背景:Nucleosterain(NS)是一个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蛋白,部分研究显示其仅高表达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成体组织分化细胞中未见NS表达。目的:探讨NS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以实时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S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实时PCR扩增曲线显示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均有NS基因指数式扩增,癌组织NS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8939±0.9529对1.P=0.011)。蛋白质印迹法证实NS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微弱或几乎无表达,癌组织中其表达显著增高(1.5397±0.3625对0.6336±0.3443,P=0.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存在NS基因.推测其微量表达可调节细胞正常增殖.而异常高表达则可通过某些机制促进细胞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8.
肥大细胞与胃肠感觉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大细胞与胃肠神经在解剖关系上有广泛的接触,在功能上两者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肥大细胞与胃肠感觉和运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5-羟色胺(5-HT)参与了内脏感觉过敏的发生。已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中分泌5-HT的肠嗜铬细胞(EC细胞)和肥大细胞有所改变。目的:研究胃感觉过敏患者近端胃黏膜5-HT阳性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胃感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恒压器测定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者的胃感觉阈值,根据胃感知阈值将23例行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的FD患者分为感觉过敏(FD-H)组和感觉正常(FD-N)组。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近端胃黏膜5-HT阳性细胞,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FD组的胃感知、不适和疼痛阈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FD-H组近端胃黏膜每高倍视野下5-HT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FD-N组和正常对照组(14.1±2.3对8.7±1.9和8.3±1.4,P<0.05)。扩张刺激后,FD-H组5-HT阳性细胞IOD值的降幅(反映介质释放量)较FD-N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16.3%±3.4%对10.7%±2.2%和8.1%±2.3%,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5-HT阳性细胞释放介质越多,胃感知阈值越低。结论:部分FD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与近端胃黏膜5-HT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介质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胃肠感觉过敏在胃肠功能性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胃肠功能性疾病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 ,包括咽、食管功能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它以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 ,而在生物化学和病理解剖学方面无器质性改变。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很多 ,如精神因素、运动障碍、环境因素等 ,但它们难以完全解释其症状与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近几年发现胃肠感觉过敏与胃肠功能性疾病关系密切 ,可能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1,2 ] 。1 内脏感觉过敏与胃肠功能性疾病1.1 癔球症 (globus) 是指患者自觉颈部被一团食物卡住或有异物感 ,在干咽时明显 ,吞咽固体和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