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方法对广东地区51例何杰金病(HD)进行了EBV的检测。结果EBV-BNLF1基因片段PCR扩增阳性率为80.4%,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P<0.01)。PCR产物经克隆测序证实为BNLF1基因片段,但未发现突变。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为41例PCR阳性的HD中15例阳性,阳性信号可见于肿瘤和非肿瘤细胞的核上。BNLF1基因的表达产物潜在膜蛋白(LMP1)的表达局限在HD的肿瘤细胞上,51例中25例阳性(49%)。15例20岁以下HD中EBV-BNLF1片段及其表达产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岁以上HD组及同年龄段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P<0.01)。结论结果表明广东地区半数以上HD肿瘤细胞中有EBV感染并表达LMP1,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还提示青少年何杰金病与EBV潜伏感染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目的 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15例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小实性肾癌13例,增强扫描皮质期9例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中度强化;小囊性肾癌2例,增强后皮质期囊壁、壁结节、囊内分隔明显强化。实质期及肾盂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病理上所有病例血窦丰富(2例小囊性肾癌囊变明显,但实性部分血窦丰富)。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这一强化形式有定性意义;皮质期扫描应纳入小肾癌CT检查的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建立结直肠癌组织微阵列,探讨上皮钙黏附素和β-链接素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微阵列制作机制作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微阵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微阵列22例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63例中上皮钙黏附素和β-链接素的表达。结果 制作了85例患的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微阵列;原发各层腺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出现不同程度的β-链接素核阳性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远处转移灶除外),β-链接素细胞核内表达增加,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上皮钙黏附素和β-链接素膜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肌层内癌、浆膜层内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灶与正常黏膜、腺瘤及黏膜、黏膜下癌相比,β-链接素膜表达减少(P<0.01),差异有显性意义;正常黏膜与各癌灶,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各层癌组织之间上皮钙黏附素的膜表达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微阵列的建立使得结直肠癌相关基因或蛋白的筛选工作快捷、简便,黏附分子上皮钙黏附素和β-链接素的表达水平及表达部位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卵巢成熟畸胎瘤为常见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10%~20%,成熟型畸胎瘤约占畸胎瘤的95%以上,其恶变率多为2%~4%[1].由于卵巢畸胎瘤属生殖细胞肿瘤,含多种组织成分,故其恶变相应发生在不同组织,这一点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有着根本区别.现将我院1970年至今共收治的11例成熟型畸胎瘤恶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年轻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年轻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学方法对63例年轻结直肠癌和对应的16例腺瘤组织中β-连接素(β-catenin)、hMSH2、hMLH1和P53蛋白表达和DNA倍性进行检测,结合肿瘤的Dukes分期,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在63例年轻CRC中,肿瘤组织的DNA倍性与患者的Dukes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非整倍体DNA含量的肿瘤,80.8%发生在DukesC或D期的CRC。P53蛋白的过度表达(76.0%)也倾向于浸润晚期的肿瘤;而hMSH2或hMLH1蛋白丢失的肿瘤70.0%是浸润早期的CRC。在16例配对的年轻结直肠腺癌和腺瘤组织中,β-catenin和DNA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例β-catenin核浆聚集的CRC中,其对应的腺瘤有5例同时出现β-catenin的核浆聚集;丢失了hMSH2或hMLH1蛋白的3例CRC,其对应的3例腺瘤均丢失相应MMR蛋白。结论β-catenin和MMR蛋白hMSH2,hMLH1可以作为年轻CRC早期诊断中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而肿瘤的DNA倍性和P53蛋白表达是患者临床分期中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EB病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采用PCR、原位杂交、LSAB(labelingstreptavidivinbioti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NHL和33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EBVBNLF1基因片段及其表达产物潜伏膜蛋白(LMP1)。NHL中EBVBNLF1PCR扩增阳性率为53%,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27%(P<0.05),其中5例T细胞淋巴瘤全部阳性。17例PCR阳性的NHL中5例原位杂交阳性。LMP1检测仅2例阳性。结果表明本组病例半数以上NHL中有EBV感染,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