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观察脑动脉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下正常国人脑动脉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正常国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脑动脉图像,观察脑动脉的形态及其类型,统计各动脉的变异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占14.73%,缺如占5.43%,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男性多于女性(X^=5.85,P〈0.05);前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66.67%;后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49.61%,且女性多于男性(X^2=6.00,P〈0.05);胚胎性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30%,混合供血型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6.20%。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脑动脉解剖和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0岁。因左上腹部隐痛1月加重1周,于1992年4月8日入我院内科。1月前因饮白酒250ml后感左上腹部隐痛并扪及一包块,呕鲜血2次,约20ml,未行治疗而自愈。2周后再次饮白酒200ml,左上腹部疼痛及呕血再现,症状同前。当地医院上消化遭钡餐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自服胃得乐1片,3/d,腹痛减轻,呕血停止。近1周来左上腹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服用止痛药物无效,故入我院。查体:T36.4℃,P72/min,BPl4.7/9.6kPa。心肺正常,脾脏明显增大,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7cm,超过脐右侧3cm,表面光滑,中等硬度,触痛阳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肝、肾功、生化、血、尿淀粉酶化验正常。B超:肝回声粗糙,肝左内叶下方探及一约9.2cm×4.1cm稍低均质回声,与第一肝门相连,中央有一血管,脾脏肋下10.5cm×11cm,厚7.9cm,脾静脉不增宽。上消化道钡餐;食管静脉曲张,十二指肠淤滞症。因腹痛不止而转外科。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34例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根据脑内有无梗死分为无脑梗死组66例及脑梗死组128例,分析前、后循环及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特征。结果①234例患者中,194例存在脑血管病变。脑梗死组颅内、外病变并存(71.9%)明显多于无脑梗死组(25.8%),无脑梗死组单纯颅外病变(60.6%)多于脑梗死组(2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194例血管病变中,共检出血管病变数1005处,其中颅外动脉病变636处(63.3%)多于颅内动脉病变369处(36.7%)。脑梗死组颅内血管病变数(40.0%)多于无脑梗死组(23.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194例血管病变中,共有953支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中度以上狭窄动脉数脑梗死组(36.8%)多于无脑梗死组(14.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以上狭窄动脉数脑梗死组前循环(42.8%)多于后循环(29.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194例血管病变中,中度以上狭窄动脉数颅内(45.4%)多于颅外(2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颅外多于颅内,但狭窄程度颅内重于颅外;脑梗死患者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比后循环严重。  相似文献   
4.
CTA对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检出率以及好发部位,探讨开窗畸形与动脉瘤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行颅颈CTA检查的412例患者资料,将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得到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综合分析各组图像对于血管异常的显示情况.结果 412例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41例,共计44处,位于前交通动脉区23处(5.6%),基底动脉区18处(4.4%),椎动脉颅内段2处(0.5%),大脑中动脉1处(0.2%).48例动脉瘤患者的开窗畸形发生率与364例无动脉瘤者的开窗畸形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可清楚显示颅内动脉开窗畸形,检出率为10.7%(44/412),好发部位为前交通动脉区、基底动脉,开窗畸形与动脉瘤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 方法  对234例拟诊颈动脉硬化狭窄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 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CT值分析斑块成分和性质。 结果 病变组266支动脉,其中脂肪斑块组51支、纤维斑块组26支、钙化斑块组67支、混合斑块组122支;正常组163支。脂肪斑块组脑梗死出现率明显大于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P<0.01);脂肪合并钙化斑块组脑梗死出现率明显大于纤维合并钙化斑块组(P<0.01);含脂肪斑块组溃疡出现率大于含纤维斑块组(P<0.05)。 结论 256层螺旋CT能够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成分、性质,初步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例1,女性,50岁。从1969年始感左腰部疼痛伴肉眼血尿。曾在当地医院长期中西药治疗无效,于1989年3月2日症状加重转我科。查体:BP12/8kPa,慢性病容,消瘦,左肾可触及,有压痛及叩击痛逆行肾盂造影及腹部平片证实左肾盂肾盏内结石术前诊断左肾盂鹿角状结石。于1989年3月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左腰部经12肋切口,打开肾脂肪囊,游离肾脏下极及背侧,沿输尿管向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MRI矢状图像上准确定位中央沟。方法:随机采用30例国人成年头部标本,先行MRI矢状扫描,然后开颅取脑,将重要的大脑沟、回涂以不同颜色,然后用脑切片仪切制成与MRI扫描一致的连续矢状断层标本,对照观察断层标本与相应MR图像,研究中央沟在矢状断面上的定位。结果:①在正中矢状面及旁正中矢状断面上,扣带沟缘支之前为中央后回,其前方即为中央沟。出现率为100%。②在扣带沟缘支消失之后的矢状断面上,海马出现,由海马前端向下做海马长轴的垂直线,取该线与颞叶下缘的交点与枕极连线作为基线,经海马后端再做该基线的垂线,此垂线向上正对中央沟,出现率为88.3%。③在海马消失后,颞横回出现,沿其中心点做颞叶下缘(后2/3)的垂线,该线向上正对中央沟,出现率为96.7%。④在颞横回消失后,外侧沟后支出现,环绕其周围的脑回为缘上回,缘上回前方为中央后回,再前方即为中央沟,出现率为100%。结论:扣带沟缘支、海马、颞横回、外侧沟后支是识别中央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张都民  曹建书 《腹部外科》1995,8(4):168-168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二例报道张都民,曹建书例1:女,16岁。因呕血4次,发现左上腹包块半年于1990年4月17日入院。呕血无诱因、无规律,量约50~200ml,未注意大便的改变,偶感左上腹胀满,无疼痛,无牙龈出血及月经改变。体检:左上腹可触及中等硬度的...  相似文献   
9.
患者杨某,女,30岁。于1989年2月体检时B超发现脾及腹腔多发性囊肿,当时腹部无不适,后又在外院多次复查B超,见脾及腹腔囊肿逐渐增大,于1989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0岁.主诉上腹部钝痛1月、加重3天入院.病人生长在新疆.入院时查体:T36.5℃,P74/min,BP16/10kPa,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轻度深压痛,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未触及包块.血常规:Hb137g/L,WBC6.2×10~9/L,N0.72,L0.28.肝功:总胆红素30mmol/L,结合性胆红素20.6mmol/L,尿胆红素(++),B超示肝右叶见7.7cm×9.2cm花瓣样的无回声区,胆囊13cm×3.3cm,壁毛糙,胆总管直径1.6cm,胸片未见异常,Casoni试验(卌),入院诊断:①肝包虫病;②急性胆囊炎;③胆总管下段梗阻,原因待查.术中见肝表面无明显异常,胆囊肿大,充血,壁薄,切除胆囊,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