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组成,主要向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等结构供血。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前循环缺血一样,PCI也可按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TIA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这份新声明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缺血性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循证推荐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措施,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卒中抗血小板药的应用。另外,还为其他多种特殊情况下复发性卒中的预防提供了推荐、包括动脉夹层分离、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特别是与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相关卒中),脑出血后肮凝药的应用,以及该指南在高危人群中执行和应用的特殊措施。  相似文献   
3.
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旨在在单个文件中为治疗急性动脉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全面系列推荐意见。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医生、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本指南将取代2013年版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指南,同时也是对2018年版AIS指南的更新。方法写作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代表各领域的医学专家。写作组成员不得对存在企业利益关系的相关议题进行讨论或投票。对2013年版AIS指南的更新最初于2018年1月发表,该版指南已经过AHA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以及AHA执行委员会批准。2018年4月,在删除部分推荐意见后,该指南的修订版在AHA网站上在线发表。要求写作组审查原始文件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2018年6月,写作组提交了一份经过细微更改并纳入新近发表的重要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数量>100名且具有AIS发病后至少90 d的临床转归)的文件。经过14位专家进行同行评议后,写作组根据同行评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适当修改。目前的最终文件已经过写作组全体成员(除非企业利益关系妨碍了成员投票)以及AHA管理机构批准。本指南采用了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HA 2015年推荐意见分类和证据级别标准以及新版AHA指南格式。结果本指南详细介绍了院前医疗、紧急和急诊评估、静脉和血管内治疗以及院内管理,包括在发病后最初2周内启用的二级预防措施。本指南支持院前和院内卒中医疗系统的一体化概念。结论本指南基于现有证据提供了总体推荐意见,用于指导治疗成年急性动脉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然而,许多情况资料有限,迫切需要对AIS的治疗进行持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脑梗死TOAST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卒中单元2010年1月~2011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首先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正常(〈15umol/L)及轻度增高组(15umol/L~30umol/L)及中重度增高组(≥30umol/L);根据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对所有患者行TOAST分型。结果①Hcy轻度增高组与Hcy正常相比,血浆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降低(P〈0.001),余危险因素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Hcy中重度增高组与正常组与相比,中重度增高组男性比例(P=0.014)及吸烟率(P=0.019)明显高于正常组、高血压患病率(P=0.004)及血浆维生素B12水平(P=0.002)明显低于正常;②Hcy正常组、Hcy轻度增高组的TOAST分型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型比例最高、其次为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型,而Hcy中重度增高组以SAO型比例最高,其次为心源性脑栓死(CE)型,Hcy中重度增高组LAA型比例明显低于Hcy正常组(P=0.007),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不同水平的Hcy伴有不同的卒中危险因素及不同的TOAST构成,Hcy中重度增高伴有高的男性比例及吸烟率,伴有低的高血压比例及低血浆维生素B12水平;Hcy中重度增高组TOAST分型以SAO型。  相似文献   
5.
<正>分子病理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最常见的慢性、多系统性、炎症性疾病。通过抗炎途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些干预靶点被确定,我们简要回顾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1 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C反应蛋白(CRP)为急性时相炎性标记物,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在CARE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普伐他汀能否长期降低CRP水平,对随访5年无再发冠状动脉事件的472例患者基线时和第5年的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慰剂组CRP水平轻度升高,而普伐他汀组CRP水平下降,且不依赖于胆固醇水平下降,这种差异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况、血压和血脂水平等因素后依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0年脑卒中联盟发布首份关于建立初级卒中中心的推荐意见以来,初级卒中中心的组建和认证工作已出现迅速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修订和更新我们关于初级卒中中心的推荐意见以反映最新资料和经验.方法 我们使用M EDLINE和PubMed数据库回顾了相关文献(2000年3月至2011年1月),主要针对急性卒中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如果发现有效且相关,同样对原始文献、汇总分析和其他治疗指南进行同顾并纳入分析.标明证据等级以反映当前指南发展的实际情况.结果 基于文献回顾以及针对初级卒中中心的经验,一些要素的重要性已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增加了几个新的领域.这些内容包括:(1)急诊卒中团队的重要性;(2)配备遥测监控的卒中单元的重要性;(3)MRI和弥散加权序列进行脑成像的实施;(4)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或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系统进行评价;(5)心脏影像学检查;(6)康复治疗的早期启动;(7)由独立机构进行的认证,包括实地考察和疾病评价指标.结论 基于上述证据,初级卒中中心的某些要素对于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诊治特别重要.其他要素则集中于脑、脑血管系统和心脏的影像学检查.这些新的要素也许能改善在初级卒中中心接受诊治的卒中患者的治疗和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肾功能指标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脑衰弱影像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尿...  相似文献   
8.
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再发风险均较高,且临床过程不可逆,因此预防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关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患者卒中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再发风险均较高,且临床过程不可逆,因此预防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关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患者卒中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 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4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17例),所有患者溶栓前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行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心房颤动组的平均年龄(岁)高于非心房颤动组(69.2±11.6与62.5±12.9,t=-3.050,P=0.003),吸烟比例低于非心房颤动组[6.7% (3/45)与28.2%(33/117),x2=8.723,P=0.003],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溶栓前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0~1分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的颅内出血比例[31.1% (14/45)与14.5%(17/117),x2=5.774,P=0.016]及病死率[26.7% (12/45)与12.0%(14/117),x2=5.213,P=0.022]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但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例心房颤动患者中,18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预后不良27例(mRS评分2~5分).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评分(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7.70±5.87与11.22 ±5.14,t=3.809,P=0.000),收缩压(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45.5±24.0与164.9 ±21.0,t=-2.788,P=0.008),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房颤动(OR=1.380,95% CI 0.217~7.017,P=0.698)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OR=3.558,95% CI1.246~10.158,P=0.018)是溶栓后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心房颤动患者行静脉溶栓的颅内出血及死亡风险高于非心房颤动患者,但心房颤动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入院时NIHSS评分高、收缩压低可能是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