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喉罩是小儿麻醉气道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标准型喉罩只是成人型号的缩小版,临床并无针对小儿解剖特点的专用喉罩,因此儿科麻醉中选择一种适宜的喉罩置入方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标准法置人喉罩不是小儿置入喉罩的适宜方法,而反转法可提高小儿置人喉罩的成功几率[1-2].但上述观点尚存争议[3-4],且不同年龄段患儿上呼吸道发育有差别.本研究拟比较不同年龄患儿不同方法置入喉罩的效果,为儿科麻醉选择适宜的喉罩置人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喉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和面罩的通气工具.因其操作简便、对呼吸道的损伤小、刺激小、患者耐受好、并发症少;既可维持自主呼吸又能实现正压通气,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喉罩在小儿呼吸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喉罩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置入方法.目的 小儿喉罩置入并非容易,通过研究比较不同置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的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2组患者均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完成手术,其中全麻诱导前15 min,低剂量组给予0.1 mg·kg-1地佐辛+0.375%罗哌卡因共20 mL进行TPBV,高剂量组给予0.15 mg·kg-1+0.375%罗哌卡因共20 mL进行TPBV。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参数、免疫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低剂量组48例和高剂量组46例。低剂量组TPVB前、切皮前、切片后5 min、术毕时的心率分别为(78.52±6.54)、(70.79±7.07)、(74.48±6.68)和(76.69±7.29)beat·min-1,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3.16±5.72)、(86.38±7.51)、(92.15±6.36)和(91.14±6.13)mmHg,高剂量组TPVB前、切皮前、切片后5 min、术毕时的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胸腔镜肺癌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术后6、12、24及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手术前后采集血液样本,分别检测两组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亲和力受体(RBC-FEE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受体(RBC-NTF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RBC-ATER)]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水平,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12、24及48 h静息状态下VAS均显著较低(P<0.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RBC-FEER、RBC-NTFR、RBC-ATER水平显著降低,而RBC-ICR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RBC-FEER、RBC-NTFR、RBC-ATER水平显著较高,而RBC-ICR水平显著较低(P<0.05);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全麻对肺癌手术及术后急慢性疼痛发生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102例肺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复合静脉药物全麻。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观察术中两组患者阿片药物使用量,观察两组术后安静、主动咳嗽状态下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和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随访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T0时SBP、DBP、HR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T2时,两组患者SBP、DBP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T1时两组患者HR较T0时无明显变化(P>0.05),T2时两组HR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对照组T2时HR较T1时显著降低(P<0.05);术中对照组阿片药物使用量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48 h内,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拔管时,术后2 h、24 h,观察组患者安静、主动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安静、主动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较术后2 h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安静状态下VAS评分较术后2 h显著升高(P<0.05),主动咳嗽状态下较术后2 h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全麻可有效降低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仅有利于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和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更有利于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TPVB)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VATS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106例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TPVB组和EA组,各53例。TPV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全身麻醉,E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全麻。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肺功能、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 =25.842,P <0.05)。②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 =101.268,P <0.05),TPV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EA组低,相对镇痛效果好。③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42.638,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比较有差异(F =19.635、27.415、40.362,均P <0.05)。②两组患者MAP、HR、SpO2比较有差异(F =12.845、24.632、31.486,均P <0.05),TPVB组切皮时高于EA组。③两组患者MAP、HR、SpO2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89.563、102.542、117.635,均P <0.05)。两组患者拔管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术后48 h的FEV1、VC、MVV及拔管后与术后48 h的差值大于EA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EA组(P <0.05)。TPV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A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应用于VATS肺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确切,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护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符合ERAS理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