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洪松  施广飞 《江苏医药》2003,29(10):763-764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浓度对心源性与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患者 131例 ,行床边快速血浆BNP浓度检测 ,2名心脏科专家在不知其结果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资料独立作出病因诊断 ,以一致性诊断作为确定诊断。结果 确诊为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 5 4例 ,平均血浆BNP浓度为 (880 78± 4 0 2 86 ) pg/ml;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 6 2例 ,平均血浆BNP浓度为 (192 86± 174 0 1) pg/ml,两组间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浆BNP浓度鉴别的最适诊断分界点为 370pg/ml,诊断准确率为 86 2 %。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不全体征阳性和阴性组 ,体征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浆BNP浓度的最适诊断分界点分别为 5 15pg/ml、190 pg/ml。结合有无右心功能不全体征后 ,血浆BNP浓度的诊断准确率上升为 89 7%。 结论 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快速血浆BNP浓度检测 ,有助于心源性或肺源性的病因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与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关系。方法比较76例运动试验阳性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真阳性组57例、假阳性组19例的运动试验参数。结果假阳性组有较长的运动总时间(389±112s∶287±95s,P<0.01),达到较大的代谢当量(7.9±1.9mets∶6.6±1.5mets,P<0.01),ST段压低≥1mm时间延长(284±140s:192±97s,P<0.01),运动中较少诱发胸痛及至少2个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的比例较高(74%∶20%,P<0.01),若以运动总时间≥300s、至少2个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判断运动试验假阳性,其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91%,预测价值为88%。结论运动总时间≥300s、至少2个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对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判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电生理检查时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伴2∶1 AVB的机制和阻滞部位.方法回顾分析电生理检查中遇到的9例AVNRT伴2∶1AVB患者的资料.结果 4例希氏束记录不全的不作分析,其余5例患者中,3例在阻滞的激动上见到H波,在发生AVNRT伴2∶1 AVB起始阶段出现H-V文氏传导阻滞伴LBBB或RBBB,另外2例在阻滞的激动上未见H波,但有一例2∶1 AVB过程中突然出现一次H-V3∶1 文氏传导阻滞.结论电生理检查诱发的AVNRT伴2∶1 AVB可能是功能性的希-浦系统阻滞.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其中6%~15%的房颤为“特发性“,多起源于肺静脉的异位激动.通过导管消融的方法隔离肺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能达到预防房颤的发生.作者自2003年2月~2004年3月对部分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PAF)采用环状电极(Lasso导管)标测指导下行肺静脉消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通过治疗前后脂联素、瘦素变化,探讨其保护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实验用清洁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血症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灌胃纯净水2 mL,1次/日;实验对照组灌胃纯净水2 mL,1次/日;血脂康组灌胃血脂康1 000 mg/(kg·d),1次/日.观察6周后血脂、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变化,并作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血脂康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瘦素与灌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对照组灌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康组动脉标本病理切片显示其病变情况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血脂康具有明确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对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三尖瓣环的M型运动曲线与瓣环多普勒组织成像(DTI)的运动频谱在评价右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组(A组)、前壁心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的三尖瓣环的运动幅度、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L).结果我们发现与B、C两组比较,A组的三尖瓣环运动幅度明显减小(A组与B组分别为1.93与2.42cm,P<0.01;A组与C组分别为1.93与2.68cm,P<0.01);A组的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明显减小(A组与B组分别为11.3与15.2cm/s,P<0.01;A组与C组分别为11.3与15.7cm/s,P<0.01);同时A组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亦减小(A组与B组分别为9.1与12.6cm/s,P<0.01;A组与C组分别为9.1与12.7cm/s,P<0.01).结论三尖瓣环的M型运动曲线和瓣环的DTI运动频谱可用来评价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后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瘘──国内报道67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冠状动脉瘘虽属少见疾病,但临床上易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混淆而造成误诊。本研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方法:作者报告3例冠状动脉瘘并综合国内文献共67例,皆经心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对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手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冠状动脉篓起源于左、右和双侧冠状动脉者分别为17、49和1例。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瘘口在右心系统者多有连续性杂音(30/32),而在左心室者无一例连续性杂音(0/6)。本组手术治疗57例,手术晚期死亡1例,42例随访3个月至25年,其中1例症状恶化,41例症状改善。结论:本病血液动力学改变与瘘口大小及部位有关,改变明显者出现心肌缺血和心脏扩大,升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重要诊断价值。对有明显临床及血液动力学异常者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检测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观察脑保护滤网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各操作阶段所产生的微栓子信号(MES)数量。 方法 对11例在脑保护滤网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术中采用TCD进行MES监测。将整个操作过程分为5个阶段,分别观察各操作阶段中患侧大脑中动脉的MES数量。 结果 11例患者术中各操作阶段均可产生MES。其中预扩、支架置入和后扩是栓子最易脱落的3个阶段,占MES总数量的68.7%。 结论 采用TCD可以有效地监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各个阶段的MES数量,指导手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阻滞施广飞徐伟吉文庆余洪松张永林常见型(慢-快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简称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AVNRT伴21房室阻滞却十分少见。我们遇见6例病人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