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河南淅川下王岗人群下颌骨与咀嚼肌发达程度相关的形态特点,并探讨时代变异。 方法 对44例下王岗人群下颌骨的下颌角外翻、咬肌粗隆、翼肌粗隆、颏棘的表现特点进行记录,并与全新世其他人群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下王岗人群下颌角外翻、咬肌粗隆、右侧翼肌粗隆、颏棘主要表现为“显著”级别,与全新世对比人群有明显差异。 结论 下王岗人群与咀嚼肌肉相关的下颌骨性状主要表现为显著级别,可能反映其咀嚼肌肉比较发达,同时提示这些性状的表现程度随时代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南淅川下王岗人群下颌骨颏孔、下颌孔的体质形态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时代变异。方法:对44例下颌骨的颏孔、下颌孔形态及位置特点进行分类和记录,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下王岗人群颏孔主要位于第2前磨牙(P4)下方,颏孔大多开口方向为后上,下颌孔水平位置大多位于下颌支中点之后,下颌孔垂直位置大多位于齿槽面之上。结论:下王岗与现生人群相比,颏孔位置有明显的"前移"演化特点。与全新世人群的对比显示,下王岗人群的下颌孔垂直位置稍偏上,水平位置较靠后。考虑到下王岗人群时代较早,下颌骨尺寸很大,似乎提示全新世时期伴随着下颌骨的缩小,下颌孔有"前移"和"下移"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新世人群下颌骨若干测量性状及性别差异率的时代间变化。方法 以中国考古遗址520例下颌骨为研究材料,用SPSS18.0软件进行同一时代内男女测量性状的比较,不同时代间测量性状、测量指数的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了性别差异率、测量指数时代变化率。结果 不同时代男性颏孔、下颌孔横径的比较中,现代人群最大,而女性颏孔、下颌孔不同时代间差异不显著。相比新石器时代与青铜铁器时代,颏孔、下颌孔横径的性别差异率在现代人群中最大。截面周长比指数、颏孔垂直位置指数在不同时代间的大小关系都为:新石器>青铜铁器>现代。结论 相比新石器时代与青铜铁器时代,下颌骨大多测量性状在现代人群中的性别差异率最大。新石器时代以来,下颌第一磨牙(M1)处的下颌体粗壮程度相对下颌第一前磨牙(P3)处而言在降低,颏孔垂直位置在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4.
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基于对样本标志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近10年来该方法在国内人类遗骸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古人类化石研究取得的很多进展中,都应用到了几何形态测量方法。本文中我们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简要梳理了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人类遗骸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方法在古代儿童体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