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比较可视支气管堵塞器(EBB)插管和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DLT)插管在胸科手术中插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效果及对气道炎症应激反应的比较。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VDLT插管和EBB插管。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率,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T0)、插管即刻(气管导管主套囊过声门的时间)(T1)、插管定位成功即刻(T2)和插管定位成功后5 min(T3)时引起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和插管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应激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以及比较单肺通气后两组不同时间点肺萎陷的程度。结果 EBB组插管时间比VDLT组短,在T1和T2时刻,两组的HR和M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3时刻,两组患者炎症应激水平(NE、Cor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DLT组定位时间快于EBB组;两组导管移位率、纤维支气管镜(FOB)使用率、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肺萎陷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BB插管时间快、定位准确、插管刺激小,术中持续气道可视化管理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择期行腹部手术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G组,n=50)和全身麻醉组(G组,n=50)。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G组患儿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μg/(kg·min),CG组患儿于左侧卧位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骶管腔注入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T2)、腹腔探查(T3)、关闭腹腔(T4)、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5)及出手术室(T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期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棉球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6~12岁,随机分为RF组(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组)、F组(氟比洛芬酯组)各20例。术前15 min,R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5 mg/kg,R组静注生理盐水1 mg/kg。RF组与R组在扁桃体切除止血彻底时,用0.5%的罗哌卡因棉球紧紧填塞于扁桃体窝5 min;F组用生理盐水棉球填塞5 min取出棉球。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儿术后拔管即刻(T0)、术后30 min(T1)、2 h(T2)、4 h(T3)、8 h(T4)、6 h(T5)、12 h(T6)、24 h(T7)的疼痛评分,记录患儿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例数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RF组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F组与R组(P0.05);R组T0~T4的VAS评分低于F组(P0.05);RF组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的时间长于R组和F组(P0.05);RF组和R组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比例低于F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可视化工具被应用于气管插管领域,其拥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插管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增加了麻醉医师气道管理安全性和有效性。帝视内镜(DE)是一款可视管芯类气管插管工具,具有可视、镜身可弯曲和无线传输等特点。该文就目前DE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解剖1例成年女性整尸过程中,发现其肝总动脉及腹腔干共同缺如(图1),此变异罕见,为累积解剖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打开腹腔,见腹主动脉前壁于第1腰椎水平发出肠系膜上动脉,在其上方1.47cm处,腹主动脉前壁发出胃脾动脉干。该动脉干起始处外径4.20 mm,其主干向  相似文献   
6.
在做一离体肝脏标本时,见肝中动脉发出双支胆囊动脉(图1),较少见,报道如下: 该标本肝固有动脉在距其起点2.50 cm处分为肝左、右动脉,起点处外径为3.84 mm.肝左、右动脉的夹角成60.1.,其起点外径分别为2.76 mm、1.90 mm.肝右动脉经胆总管、胆囊颈后方行4.34 cm进入肝右叶.肝中动脉在距肝左动脉起点0.68 cm处成63.20夹角发出,起点外径为2.30 mm.肝中动脉自肝总管前方穿胆囊三角前行4.05 cm入肝右叶.肝中动脉在行1.44 cm,1.97cm后分别发出胆囊动脉浅支和深支,其起点外径分别为1.18mm和1.00 mm.2支胆囊动脉沿胆囊体上行,分支分布于胆囊.  相似文献   
7.
在制作1个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离体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肾上腺中、下动脉起点和走行均发生变异,其中左侧肾上腺下动脉行程较长,较为罕见,且此种多变异共存现象鲜有报道,现报道如下. 左侧肾上腺中动脉在距肾动脉起始处0.79 cm由肾动脉发出,走行0.46 cm后分为2支进入肾上腺中部.左肾上腺下动脉在距肾动脉起始处下方0.72 cm由腹主动脉前壁左侧发出,起始处直径为1.02 mm,经左睾丸静脉下方斜向外上方走行,依次跨过左肾静脉主干和左肾表面经肾上缘至肾上腺下方,与同名肾上腺下静脉伴行,全长达24.14 cm.该动脉沿途共发出4支,分别距起点47.94 cm、57.12 cm、92.76 cm、108.18 cm处发出,分布至肾上腺下部.一般记载肾上腺下动脉的长度平均为10.50 mm±0.90 mm.此例动脉超长,且其走行与下腔静脉、睾丸静脉、肾蒂和肾的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制作一成年男性左上肢血管神经标本时,发现其拇主要动脉合并掌浅弓、掌深弓多发变异(图1,2).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