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Staurosporine (STS)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及蛋白的影响,探讨尼古丁所致内皮细胞纤溶紊乱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3~6代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STS组,STS组分别以20、50、100μmol/L STS预处理细胞30 min,再与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PA与PAI-1蛋白含量,RT-PCR检测PAI-1 mRNA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值均<0.05);不同浓度STS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尼古丁组降低(P值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以100 μmol/L STS组作用为著,但PAI-1 mRNA与蛋白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间t-PA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TS通过阻断蛋白激酶C通路的信号传导可部分减弱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表达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膜联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mEPCR)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4~6代HUVECs 随机分为对照组、5%CSE组、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辛伐他汀组分别加入50、100、200 μmol/L辛伐他汀液孵育24 h,辛伐他汀干预组先以50、100、20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细胞2 h,再与5%CSE孵育24 h。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sEPCR蛋白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EPCR mRNA的表达。结果: (1)5%CSE组sEPCR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mEPCR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100 μmol/L与200 μmol/L辛伐他汀组sEPCR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低于5%CSE组,其mEPCR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高于5%C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各辛伐他汀干预组sEPCR蛋白含量均低于5%CSE组,但高于对照组及相应浓度的辛伐他汀组;相反,各辛伐他汀干预组mEPCR mRNA表达均高于5%CSE组,低于对照组及相应浓度的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体外,辛伐他汀通过上调HUVECs mEPCR mRNA的表达,降低sEPCR的分泌,对CSE介导的内皮细胞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古丁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白介素-6(IL-6)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原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将4~6代HUVE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不同浓度尼古丁组。尼古丁浓度分别为0.1μmol/L、1.0μmol/L、10μmol/L与100μmol/L。12 h后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6、PAI-1抗原浓度。结果各浓度尼古丁组HUVECs释放IL-6抗原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各尼古丁组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μmol/L尼古丁组PAI-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HUVECs释放PAI-1与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体外,尼古丁可诱导HUVECs释放IL-6、PAI-1增多,参与内皮损伤、炎症与纤溶活性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代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以1、10、10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细胞2 h,再以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PA和PAI-1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t-PA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尼古丁组显著降低,且PAI-1分泌和mRNA表达的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以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最为显著。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尼古丁组t-PA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0、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t-PA mRNA表达较尼古丁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t-PA分泌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在体外,辛伐他汀可降低尼古丁所致的PAI-1分泌和mRNA的表达,并升高t-PA mRNA的表达,从而逆转尼古丁介导的HUVECs纤溶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5.
快速充电:有些自动化的智能型快速充电器,当指示灯信号转变时,只表示充满了90%,充电器会自动改用慢速充电将电池完全充满。用户最好将电池完全充满后使用,否则会缩短使用时间。电池记忆效应:如果电池属镍镉电池,长期不彻底充、放电,会在电池内留下痕迹,降低电池容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池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位SMAS面颈部提升术联合骨膜下眉尾提升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220例患者在本院接受高位SMAS面颈部提升术,其中50例联合骨膜下眉尾提升术,SMAS分离的范围,向上平外眦,向下到达下颌缘下2 cm,颧骨体内侧越过颧大肌,向前内侧分离至颧前间隙、上颌前间隙、咬肌前间隙,软组织得到有效提升为止;颞嵴内侧拟提升眉尾平面额部骨膜下剥离,眶周和额-颞移行区充分分离,上提颞顶筋膜并无张力固定到颞深筋膜上至眉尾有效提升为止。结果 本组220例患者术后随访六个月到二年,均取得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未发生面神经永久损伤,以及皮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高位SMAS瓣联合眉尾骨膜下提升,让衰老的求美者恢复年轻态,但此手术对术者要求较高,术者对面部层次、间隙、和韧带在内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另外本研究随访期有限,因此需要更多的随访时间来确定合适的整容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古丁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白介素-6(IL-6)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1)抗原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将4-6代HUVE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不同浓度尼古丁组.尼古丁浓度分别为0.1μmol/L、1.0μmol/L、10μmol/L与100μmol/L.12h后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ELISA)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6、PAI-1抗原浓度.结果:各浓度尼古丁组HUVECs释放IL-6抗原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各尼古丁组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μmol/L尼古丁组PAI-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HUVECs释放PAI-1与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体外,尼古丁可诱导HUVECs释放IL-6、PAI-1增多,参与内皮损伤、炎症与纤溶活性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将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DV(63. 22±1. 32) ml、ESV(38. 16±1. 21) ml更低,RVEF(45. 65±1. 02)%、AT(0. 19±0. 01) s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