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血员,男,30岁,无输血史。在本中心无偿献血,对其血样作血型鉴定时发现正反定型不符,为确定血型发现血清中存在天然抗P1。试剂:抗A、抗B由长春博德公司提供,抗D、抗M、抗N和抗P1、抗人球蛋白及谱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A型、B型、O型红细胞和菠萝酶由本室自制。方法:ABO,MN,P1血型及抗体鉴定参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时血清甲状腺激素 (thyroidhor mone ,T3)和肌钙蛋白Ⅰ (troponinⅠ ,cTnI)异常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CHF患者 6 0例 ,其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各 2 0例。同时选取 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清T3及cTnI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CHF患者血cTn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心衰越重 ,降低或增高越明显。不同程度CHF患者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CHF纠正后 ,血T3明显回升 ,而cTnI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CHF患者血T3和cTnI变化与C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而且CHF时 ,T3和cTn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表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2001-07/2004-04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心五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选择同期辽宁省血液中心沈阳中心血站体检健康献血者20名为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各组对象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反映人体纤溶功能;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用凝固法测定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反映机体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健康人2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t=2.88~3.41,P<0.01)。②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t=23.65~28.54,P<0.01)。③血浆D-二聚体水平: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对照组(t=4.24~35.01,P<0.01)。④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t=2.96~8.01,P<0.01)。结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医经络理论与自体周血干细胞移植相结合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并发现闭塞血管的部位及程度,测量最大血流速度,所有病例移植前均接受过药物治疗:盐酸丁咯地尔,西洛他唑,前列地尔,阿斯匹林,肝素等2个疗程以上无效或症状加重者,干细胞采集量68~82ml,MNC(0.98~5.60)×10^8/kg;CD34-细胞(1.2~4.8)×10^6/kg,沿中医经络: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走行进行下肢肌肉内穴位注射术。结果:治疗后患者间歇性跛行,无痛行走距离,皮肤溃疡愈合,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血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恶性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医穴位注射与自体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相结合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疗效确切,并有着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作用,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序列分析及确认一例中国人群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方法 应用基于Luminex平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基因分型法、PCR产物测序法和组特异性引物测序法,通过软件分析该样本DNA基因序列及与最相近HLA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 PCR-SSOP结果显示该样本HLA-A基因座的反应格局与已知HLA-A等位基因均不一致;DNA序列分析显示,在所检测的第2~4外显子中,该样本HLA-A基因座序列与所有已知HLA-A等位基因序列均不一致,与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A*31∶01∶02的差异只在外显子2区域中产生了nt 245 A—C一个碱基取代,并导致相应的82位密码子由GAG→GCG,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丙氨酸(Ala).结论 该基因为HLA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31∶22.  相似文献   
6.
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偿献血可以通过健康征询的方法,排除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献血者.确保受血者输注安全的血液。笔者通过对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合格与不合格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在无偿献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后细胞成分的变化和药物对供者身体状况的近期影响。方法 对 18例健康PBSCT供者给予G CSF 5~ 10 μg/ (kg·d) ,4~ 5d ,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检测 ,临床观察用药后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 ①外周血白细胞在动员后 4~ 5d达峰值 ,动员后比动员前高 7~ 14倍 (P <0 0 1)。②细胞采集在动员后第 4~ 5天开始 ,两者单个核细胞 (MNC)和CD34 细胞值之间无明显差异。③本组供者不同性别和体重间 ,MNC值有显著差异性。④主要毒副反应为骨痛和肌痛、乏力等 ,采集细胞过程中出现口唇、四肢麻木。结论 对PBSCT供者应用G CSF 5~ 10 μg/ (kg·d) ,4~ 5d可有效动员MNC和CD34 细胞。供者对此剂量的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分输血观念的普及和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机采血小板(PLT)广泛用于临床。然而,机采PLT从采集化验直至发放临床常需数小时,难以满足急诊抢救的需求。因此,国内采供血机构迫切需要推广使用机采PLT冷冻保存技术。迄今,输血医学界就PLT冷冻保存的方法学、冷冻过程引起的细胞损伤和冷冻PLT临床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深低温冷冻保存PLT的方法,已经得到国际输血医学界的认可。针对目前所推荐使用的PLT冷冻保存技术,以简化操作程序,减少DMSO残留量,最大限度的保留PLT功能活性等为主要目的,输血工作者仍在不断的完善这项技术。目前,对于冷冻保存PLT质量的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指标。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胰腺炎主要因胰腺外分泌液中的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破坏胰腺组织,且损伤血管壁,导致出血和胰腺坏死。该病发病急,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等临床表现,常须手术治疗,引流腹腔渗液和坏死组织。现将笔者对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血小板(PLT)输血已经成为血液恶性肿瘤、骨髓功能衰竭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美国和欧洲,每年分别有超过150万和290万次的PLT输血发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