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有研究发现SC79(一种Akt激活剂)具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其不仅能够抑制兴奋性中毒,还能够减轻由于脑卒中等原因引起的神经元细胞死亡.目的:探究SC79抑制地塞米松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成骨细胞株OB-6,分4组处理:对照组常规培养,地塞米松组加入2μmol/L地塞米松处...  相似文献   
2.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系高能损伤造成,一般伴有腓骨下端骨折,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开发性损伤,由于干骺端骨折粉碎严重,或伴有胫骨关节面的破裂和塌陷,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合理选择手术固定器材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骨折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20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100例,双盲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标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在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方面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科2007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68例(PFNA组),应用.PFN内固定治疗62例(PFN组),应用DHS内固定治疗46例(DHS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9(12 ~26)月.PFNA组与PFN、DHS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C组较差(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与PFN及DHS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防旋转,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与PFN内固定,尤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治疗作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病例均通过闭合复位完成手术,年龄40~91岁,平均66.5岁.骨折按AO分型,31-A1型31例、31-A2型42例、31-A3型23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35~90 min,平均为50 min;术中失血量为50~200 ml,平均为8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本组病例均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平均8.5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无髋内翻及头钉切割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型转子周围骨折,PFN具有微创操作,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系此类骨折内固定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6例(36髋)早期ANFH患者,左侧19例,右侧17例.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类标准的ANFH病变Ⅰ、Ⅱ期患者36例(36髋).临床评价术前与术后疼痛评分、Harris髓关节评分及患者MRI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2~15个月,Harris髓关节评分术后为(91.70±6.90)分,与术前(68.32±7.10)分比较,Harris髓关节术后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64,P<0.01),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术前疼痛评分为(15.55±6.60)分,术后为(29.78±5.67)分;t=3.423,P<0.05],髋关节屈伸和内外旋转功能明显恢复.MRI示术后股骨头坏死区域比术前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20±8.30)%与(21.43±5.10)%;t =6.527,P<0.05].结论 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NFH,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明显恢复关节功能,可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延缓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手术配合几丁糖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8例,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B组67例,膝关节镜手术后腔内不行药物注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6例获得随访,平均21个月,采用林志雄评分标准评价疗效,同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半年和1年的随访结果优于B组(P〈0.05),但术后1个月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配合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类固醇注射治疗单纯性骨囊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纯性骨囊肿或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的局限性破坏性骨病损,最多见于肱骨及股骨。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一股是在X线片上偶尔发现或并发病理性骨折后才被发现。它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刮除植骨、穿刺引流、囊腔内注射激素或自体红骨髓等,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本文就1990-2002年行类固醇注射治疗的21例骨囊肿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合并中段骨折患者18例,将18例患者分为两组:单钢板组10例,单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双钢板组8例,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半年、1年Neer评分方面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半年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Neer评分优于单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较单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可靠,可进一步提供内侧柱支撑,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且术中肌肉止点剥离少,更有利于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用于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9年1月~2000年4月对27例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25例闭合打入,2例开放打入。结果:27例患者术后3~7天开始部分负重行走,平均随访6.8个月(3~14.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运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术后效果佳,骨折愈合良好,较其他治疗方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