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可由肠道病毒70型(E70),柯萨奇A24型变异株(CA24)和腺病毒引起。临床上不同病毒引起的AHC不易鉴别,发生AHC流行时,尽快查清病原对防治有重要意义。 AHC在我国曾多次发生过流行。1984年北京AHC流行,病原学研究证明该次流行由E70型病毒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可溶性柯萨基B组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 B group receptors,简称CBR)的性质,发现可溶性CBR活性及抗原性对pH的改变较敏感,而在温度4~60℃时能基本保持稳定;氧化还原均可改变CBR的活性及抗原性;肝素处理不影响CBR的生物学性质,表明脂蛋白在CBR的活性中心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蛋白酶K及胰蛋白酶可完全灭活受体,弹性蛋内酶部分灭后受体活性。研究结果提示,CBR是对温度较不敏感的糖蛋白,巯基团对维持受体活性是非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荧光试验检査感染组织培养细胞中的病毒抗原。5天内就可得出分离定型结果。进而用免疫荧光法直接检査眼结膜细胞涂片中柯萨奇病毒A24变异株(简称CA24v)病毒抗原,阳性率为81.3%。  相似文献   
4.
1988年我国北京等城市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大流行,病原学研究证实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A24V).1986年我国上海、河南和福建也曾发生AHC的流行,并从病人分离出病毒,上海、福建分离的病毒未定型,河南分离的病毒当时定为肠道病毒70型(EV 70).为了准确鉴定1986年以上三省分离的病毒,本研究收集上海、福建86年的病毒各2株,河南分离的病毒5株,共9株病毒,在  相似文献   
5.
1988年北京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用从病人眼结膜拭子标本分离出的一株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A24V),制备了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5个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具有中和作用,但免疫荧光试验阴性,另8个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免疫荧光试验阳性,但对病毒无中和作用.使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对具有代表性的10株病毒作了抗原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病毒受体研究上的应用是病毒受体研究领域里的一次革命。由于技术和方法的进步,过去难以深入研究的病毒受体功能及微细结构,现在借助于这种  相似文献   
8.
沙眼衣原体除引起沙眼外,近年来认识到它还是性传染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作沙眼衣原体的快速诊断,我们制备并获得了一株分泌抗沙眼衣原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我国分离的沙眼衣原体TE_(55)株,在55  相似文献   
9.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IAC)是脑脊液样的无色透明液体被包裹于蛛网膜内构成的袋状囊肿,属于非肿瘤性良性囊肿,75%发生于儿童,发病率约为颅内非创伤性占位性病变的1%,其中约一半位于外侧裂区。随着CT、MRI的普  相似文献   
10.
用提纯的我国分离的沙眼衣原体TE55株抗原免疫动物,制备了抗沙眼衣原体的抗体。用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染色可以确定感染细胞中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免疫荧光法测定的抗体滴度要稍高于免疫酶法而且免疫荧光法可观察到不同形态的包涵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