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病人,女,6 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当时未介意,4d前因稍劳累后,出现腹胀、纳差,明显消瘦,偶有排尿不畅,下腹部隐痛,自服中药“三消丸”无明显疗效。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B超:示腹水及盆腔弱回声团,双卵巢区未见异常,血CA 1 2 5检查,为4 4 8 70U/ml,腹水细胞学检查:见大量腺癌细胞,胃镜检查无异常。2 0 0 3年6月1 7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水约2 0 0 0ml,为淡黄色,腹膜增厚,探查肝、脾、胰、肾均未见异常,横结肠系膜与胃底部广泛粘连。子宫体萎缩,双附件外观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诱发肌电图监测技术在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取50例给予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中均应通过实时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此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共监测172根椎弓根螺钉,分析讨论监测阳性结果以及阴性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161个螺丝(34.8%)在打开的锥在监测肌肉的过程中,相应的提取肌电活动,至少1个有意义的。最初的刺激电流为15 mA,相应的监测肌的肌电活动较明显,刺激电流1 mA /次。刺激电流小于10 mA共3枚奖牌的肌电活动。将攻丝后重新调整评分,大于15 mA 2例未诱发肌电图反应,肌电图诱发12 mA 1例。无其他异常肌电图反应,在没有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术后CT显示这3个椎弓根内侧皮质骨骨折1侧皮质骨。灵敏度7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41%,正确率99.42%。结论诱发肌电图监测技术应用到脊椎手术中,能帮助手术医生及时发现位置不良的椎弓根螺钉,提醒术者进行必要的校正,是手术中是一种监测神经根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小儿感染性休克,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猩红热、大叶性肺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几年,我科共收治76例感染性休克的患儿,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6例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0.5岁~12岁,休克发生原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2例,毒痢用例,猩红热4例。出现循环障碍76例,并发脑水肿38例,并发RDSg例,发生DIC19例,并发多脏器损伤10例。治愈74例,死亡2例。2护理2.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入药物入院2~5分钟内完成静脉穿刺。感染性休克时,血容量…  相似文献   
5.
溶药时不同进针角度致橡胶塞微粒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临床静脉溶药微粒污染主要是橡胶塞微粒。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通过变换针头斜面与瓶塞刺入角度(分别为60°、90°、120°)对液体中像胶的微粒污染。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药时针头斜面与瓶塞呈90°角进针时效果佳P<0.01,其次是60°、120°角效果差,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6.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的人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无明显外因的死亡.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故常称为心脏性猝死。其中绝大多数是冠心病引起,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外在诱发猝死发生的因素,比如长期大量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的特殊化学结构,通过化学异常的饥理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现就1例长期大量的服用氯丙嗪后发生猝死患者介绍如下.患者,女,年龄39岁,诊断精神分裂症,病史10余年,曾多次入院,病人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生化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一般状态尚佳,患者存在幻听、幻视并伴有冲动行为,治疗给予口服氯丙嗪100mg,并逐渐加量至600mg,病情逐渐好转。日常生活能自理,行为趋于正常,精神症状逐渐减轻,饮食、体温、二便均正常,但患者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流涎、手指颤抖、行动迟缓、吞咽困难,住院第68天时,患者于晚饭后上床,20点入睡,处于安静状态,凌晨4点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仍平卧于床上,呼吸、脉搏均停止,无挣扎迹象,猝死发生在睡眠中。无任何特异现象.通过这一例猝死患者,我们分析:首先患者入院常规检查未见心肺异常,继往无心脏病的病史,日常生活中观察未发现心脏病迹象,因冠心病猝死的可能性很小。其次,患者精神分裂症病史10余年,长期依赖服用氯丙嗪,往院2个月余,大剂量口服氯丙嗪,而氯丙嗪的作用是抗精神失常,可降低血压、降低体愠及基础代谢率、抗肾上腺素、抗组织胺及镇吐的作用,它的副作用有嗜睡、无力、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它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有对肝功能的损害,它在临床应用中最常见、最明显的副作用是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行动迟缓、流涎、颤抖等,而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病机制,多是由于基底神经节和脑丘下部的多巴胺受体被阻滞所致,因为氯丙嗪等精神抑制剂阻滞了多巴胺受体,由于多巴胺的耗竭可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帕金森样症候群,由于抗精神病药,排泄时间长、排泄比较缓慢,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后得不到极时控制,最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心跳停止,从而导致猝死的发生.综上所述,氯丙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确有可能导致猝死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患者一旦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后,应该极早地控制、减轻症状,在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时,应做好心脏的检查,了解心脏的变化情况,便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猝死的发生。(1996—02—01收稿)  相似文献   
7.
建立前列安通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以乙腈-水(13∶87),选择230nm作为本品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盐酸麻黄碱呈良好线性关系在范围2.0008~10.004μg内,平均回收率为96.83%,本法快速,准确,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为多见.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颅内穿刺抽血、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针灸等方法综合治疗此类患儿6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腰椎体间融合术中的肌电监测结果并探讨术中诱发肌电图监测刺激阈值与螺钉位置的关系。方法对56例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实时神经电生理监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39~78岁。监测122根椎弓根螺钉。讨论刺激阈值与螺钉位置的关系。结果122枚椎弓根螺钉,阳性监测结果4例,其中1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螺钉异位并进行了改道;另1例患者术后CT扫描提示螺钉出现异位;其余2例术后 CT检查螺钉位置正常。研究中肌电监测方法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建立预测模型, y=0?.445 x-2.30,用于预测推算患者螺钉位置,与术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122颗螺钉预测位置为(2.5±0.9)mm,实际测量值为(2.5±0.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术中诱发肌电图监测技术能及时发现位置不良的椎弓根螺钉;且提示可以经实验获得的预测方程,用于估算推测螺钉位置;肌电监测方法是手术中一种监测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醒术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