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心理卫生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中,选取除学术性团体外的4类单位中的全部机构共107家(包括专科医疗机构、非专科医疗机构、非医疗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4类),收回有效问卷89份。采用自编上海市心理卫生专业服务机构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51条目),本研究选取其中25个条目(分属于机构相关信息、心理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和机构在心理卫生服务领域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被调查机构均已注册;平均开设心理卫生服务的年限为8.9年,其中专科医疗机构平均开设年限最长(18.6年),且2015年来访者总量最大(83.9%)。被调查机构的专业人员中,全职占32.5%,女性占74.0%,31~40岁者占41.5%,本科受教育程度占63.8%,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人员占78.0%。52.3%的机构在心理卫生服务领域设置了专职管理人员;机构使用最多的服务质量评估和人员考核方法分别是从来访者/家属处获得反馈信息(81.0%)和服务情况评估(78.8%)。结论:上海市心理卫生机构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发展较以往有所规范,但专业人员仍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也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21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后有无FSD分为FSD组(n=149)和非FSD组(n=68).采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广泛性焦虑自评...  相似文献   
4.
临床心理评估中的治疗性效应受到国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在研究中得以证实并临床实践应用。本文介绍临床心理评估中治疗性评估(Therapeutic Assessment,TA)的提出与发展、特点、实施步骤,目前研究状况及应用范围等内容,探讨了治疗性效应的机制,启发我国当前心理评估及临床实践重视治疗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理测量的应用进行现状调查,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现实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总体抽样,对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的93家会员单位(包括专科医疗、非专科医疗、非医疗企事业和社会机构4类机构)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91家会员单位收回有效问卷。其中,53家单位设立有心理测量室,心理测量室分布市区多于郊区。4类机构之间在拥有心理测量室(χ~2=5.52,P=0.13)和心理测量工具(χ~2=8.74,P=0.45)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拥有心理测量师(F=4.77,P=0.03)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理测量室和心理测量工具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尤其心理测量师匮乏,更需加大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的伦理规范状况,为规范心理卫生服务机构的行为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107家会员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开设形式的机构在伦理规范上的差异.结果 不同类型的机构在避免双重关系、公示对外收费两项伦理要求的规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医疗企事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2015年心理卫生服务行业的督导现状,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方法:在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中,选取专科医疗机构、非专科医疗机构、非医疗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4类单位的全部机构共107家,采用自编上海市心理卫生专业服务机构现状调查问卷(简称机构问卷)中"机构相关信息"和"机构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管理情况"(机构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有无督导要求、机构是否组织督导、督导师来源、督导付费方式4个条目)2部分,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现状调查问卷(简称人员问卷)中"人口学基本信息"和"心理专业工作"(2015年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督导小时数、督导费用、督导付费方式、督导形式4个条目)2部分进行调查。结果:机构问卷结果显示,80%的非医疗企事业单位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无督导要求;非专科医疗机构督导师主要来自各级精神卫生中心(52.9%);专科医疗机构督导付费方式以本机构付费为主(39.1%),社会机构督导付费方式自己付费为主(37%)。与独立开设的机构相比,单位内其他部门下辖的机构较少对人员有督导要求(P0.001)。人员问卷结果显示,社会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督导小时数高于其他3类机构(P0.001),其中47.9%的人选择自己付费督导费用,自己付费比例高于其他3类机构(P0.001)。结论: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中社会机构的督导投入较多、设置较好,其次是医疗类机构(包括专科医疗机构和非专科医疗机构),而非医疗企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督导情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