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CID小鼠接种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腔及静脉注入人白血病细胞HL 6 0建立人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 6 0细胞表面标志CD33、DNA含量及周期分布 ,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显示 ,实验接种的HL 6 0细胞在放射线处理或未处理的SCID小鼠体内均能生长 ,发生全身性白血病。 3周时外周血即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 ,受累肝、脾增生期细胞比例增加 ,iv接种 5× 10 6HL 6 0细胞 ,在发病晚期 ,骨髓细胞中CD33+ 细胞占 3 79%和 2 97% ;ip接种 1 0× 10 7的SCID小鼠 ,其骨髓细胞中CD33+ 率为 12 32 %。提示HL 6 0 /SCID小鼠模型为良好的肿瘤体内研究模型 ,以CD33阳性率判断模型中肿瘤细胞浸润指标能快速、客观地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2.
能增加新生儿患败血症风险的两个最重要的免疫缺陷是抗体缺陷和吞噬细胞数量及质量的异常。国外报道丙种球蛋白效果好。本文用国产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配合抗生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新生儿,观察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用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是否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方法 用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经抗CD3 单克隆抗体刺激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与正常儿童比较,急性期HSP患儿PBMC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延迟现象。结论 推测HSP患儿的淋巴细胞凋亡延迟可能为HSP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兔疫检测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72例确诊为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对照组43例,治疗组29例;后者以IVIG 200~300mg/kg/次静滴2次后,血清IgG、IgG亚类、RSV-SIgG水平上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也有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87.25%,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副反应。本文证实IgG及IgG亚类水平低下,T细胞功能紊乱,易发生RSV感染;RSV-SIgG可直接灭活病毒,减少RSV-SIgE产生,阻止疾病发生。IVIG有很高的抗感染效应,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可推广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18例新生儿败血症及1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IgG亚类变化,两组患婴的四种血清IgG亚类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体外用pwm诱导B细胞产生lg可见两组患婴除lgM如lgG_3,外,IgG_1、lgG_2及lgG_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婴的PBMC对T细胞丝裂原PHA的增殖反应减弱,CD_4/CD_8比值下降。本文结果表明新生儿感染时T细胞功能系乱可致B细胞抗体生成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例年龄为2~8×8/12岁,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作了测定,21名同龄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全部5例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IgG亚类缺乏:IgG_1缺乏症2例,IgG_2缺乏症、IgG_2—G_4缺乏症各1例,另1例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血清4种IgG亚类均缺乏.该5例IgG亚类缺乏症的临床表现除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外,尚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反复脓皮病、急性中耳炎、慢性上颌窦炎、反复支气管炎.本文提示IgG亚类为一常见儿科疾病.  相似文献   
7.
7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伴有血清IgG 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低下和外用血T 细胞数量减少.29例采用IVIG,治疗组与43例对照组比较,血清IgG、B细胞增殖功能、T_3~ 对细胞、T_4~ 细胞、对细胞、T_4/T_8比例均有明显提高;喘憋、肺部体征消失、胸片吸收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本文认为大剂量IVIG 对RSV 所致的毛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为治疗本病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试图了解尿免疫复合物(UIC)检测能否反映肾小球所发生的免疫病理改变。结果表明UIC主要出现于肾小球病变严重的病人,如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PGN),膜性肾病(MN),弥漫增殖性肾炎(DPGN)或免疫复合物(IC)介导致病的临床类型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狼疮肾炎及部分肾炎性肾病(NNS)患儿尿液之中。UIC阳性病人肾小球多伴有IgG及C3沉积,分析表明IgG类UIC检测能提示IgG类IC所致肾病变,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迁延性肾病变不易检出UIC。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氚标双氢心得舒(3H-DHA)为放射性配基,测定了20例心衰患儿外周血完整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Bmax)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发现心衰病儿血浆NE、E浓度明显升高,与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Bmax则明显降低,与心功能下降程度呈平行关系。美托洛尔治疗后,血浆NE、E浓度降低,Bmax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为探讨小儿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黄芪对IgG亚类缺陷病儿体外T细胞增殖反应,IL-2、BCGF和IL-6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IgG亚类缺陷病儿T细胞增殖反应低下,IL-2、BCGF和IL-6活性降低。黄芪有明显提高病儿T细胞增殖反应,IL-2、BCGF和IL-6活性,其中BCGF和IL-6活性可达到正常水平;而对正常对照无上述免疫增强效应。黄芪对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BCGF、IL-6)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IgG亚类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