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免疫抑制和放疗治疗甲状腺眼病(TA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中重度T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结合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免疫组(n=47例)和联合组(n=47例)。免疫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组在免疫组的基础上给予放射治疗。观察2组入组时、第4周及第24周时突眼度、眼睑裂宽度和甲状腺体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免疫功能,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第24周2组时突眼度、睑裂高度、甲状腺体积、CAS评分、视力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组第4周时突眼度、睑裂高度、甲状腺体积、CAS评分、视力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24周时突眼度、睑裂高度、CAS评分低于免疫组,视力水平高于免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24周时甲状腺体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免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免疫组CD3~+、CD4~+、CD8~+及CD4~+/CD8~+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联合组治疗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周期间恶心呕吐、皮疹、头晕、肝功损伤、肾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联合放疗可增加TAO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成人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褪黑素受体亚型基因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取成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瘤旁1. 0cm外正常甲状腺组织,抽提总RNA,合成mt1、MT2 受体引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半定量分析褪黑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成人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瘤旁正常甲状腺均存在mt1 受体表达,未检测到MT2 受体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组织mt1 受体表达量较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减少,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发病可能与mt1亚型受体抑制有关。褪黑素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mt1 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3.
用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Graves病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各5例)均存在褪黑素受体亚型mt1mRNA的表达,未检测到MT2亚型。手术时经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已正常的Graves病与甲状腺机能仍亢进的Graves病甲状腺组织mt1表达量无差异(P>0.05);Graves病甲状腺组织mt1表达量较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增加(P<0.01)。提示褪黑素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mt1介导,Graves病发病可能与mt1亚型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名Graves眼病(GO)、内分泌突眼、浸润性突眼、甲状腺眼病、免疫性眼眶病、免疫相关性眼病、甲状腺眼眶病、Graves眼眶病等,各文献报道不一,均依其病情侧重点不同而命名。近年来发现本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我国有增高趋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眼科占眼眶病20%,成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09—2011年我科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小儿尿布疹,并与红霉素软膏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100例小儿尿布疹患儿,治疗组50例,年龄出生第1天至1岁,平均年龄8个月,疗程4d;对照组50例,年龄出生第1天至1岁,平均年龄8个月,疗程,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溶媒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用智能微粒检测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溶媒(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与中草药注射剂(丹参、黄芪、血栓通、鱼腥草、穿琥宁)分别配伍后的微粒数目.结果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P<0.01).结论溶媒与中草药注射剂配伍后微粒显著增多,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野生全天麻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野生全天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新方法、新药物。方法:65例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①对照组:口服常规降糖药及阿斯匹林治疗30例。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方法加全天麻胶囊治疗3周35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效率。结果:加用中药全天麻胶囊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显效率54.3%,总有效率91.5%,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显增加增快(P<0.01)。结论:野生全天麻胶囊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为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祝叶  田峻  邵雨薇  赵娟  贾绍辉  舒晴 《针刺研究》2023,(8):727-735+790
目的:观察电针通过调控中枢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促进白色脂肪(WAT)褐色化的效应,探讨电针改善肥胖的可能中枢机制。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HM3D组、电针+HM4D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制备肥胖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均予双侧孤束核(NTS)注射相应的腺相关病毒结合特定药物激活特定受体。选取双侧“足三里”“丰隆”和“关元”“中脘”给予电针治疗(2 Hz,1 mA,连续波),每次10 min,每周3次,共8周。测定各组大鼠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4、6、8周的体质量,WAT质量,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用HE染色观察腹部WAT脂滴形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NTS中GLP-1,下丘脑腹内侧核(VMH)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皮下脂肪中解偶联蛋白1 (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TS中GLP-1,VMH中AMPK、p-AMPK,皮下脂肪中UCP1、PGC-1α的蛋白表达;应用免疫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的CT影像表现及相关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7例颈部淋巴结SHML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39岁,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活检证实的13枚受累淋巴结的最长径范围在0.8~4.1 cm,平均2.1 cm。CT平扫密度均匀减低者10枚(76.9%),增强扫描11枚呈多环状或半环状强化(84.6%),9枚边缘清晰,4枚边界不清。结论当青少年男性颈部肿大淋巴结CT平扫密度均匀但增强呈多环或半环状强化时应想到SHML的可能,熟悉其CT表现有助于将其纳入鉴别诊断,结合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0.
我科在应用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40例,并对间歇期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进行对照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1997年以来我院检测内科门诊患者偏头痛40例,其中典型偏头痛13例,普通型偏头痛27例。患者均有发作性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8岁~60岁,平均35岁。病程1~15年,每月平均发作2次,无高血压病史及阳性神经体征。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40岁,既往无头痛史。1.2 方法:采用美国迈端公司MT-1000ATCD仪,用2M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