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在于推动医学物理界科研发展。通过对医学物理界历史和现实的科研状况回顾与分析,揭示影响医学物理界开展科研的主要原因:缺乏科研带头人的传帮带,缺乏科研设备,教师的科研要求太低动力不足,知识面太窄,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强调指出科研能否开展起来,贡献大小关键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端正科研态度的基础上,应遵循“一综述、二对比、三确定”的三个步骤,认真选定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掌握研究该方向课题的相关理论和技能;最后部分阐明了选题常用的四种方法:(1)顺藤摸瓜找题,(2)到相关社会实践中找题,(3)阅读文献找题,(4)学术交流找题。  相似文献   
2.
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设计不合理应该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发现虽然血液流变学广泛用于l临床已经20几年,但其指标检测报告单的指标设置仍然比较混乱。报告单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为了纠正这种现象而撰写此文。研究指出了哪些是科学合理必须的指标和设置这些指标的两方面依据。论文阐明了全血高剪变率、中剪变率、低剪变率黏度,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指标的正确含义,并将若干指标的优劣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笔者为血液流变学首次提出了红细胞变形率、红细胞聚集率这两个新概念。研究揭示报告单指标设置不合理性归纳为三个方面:指标太多,指标重复,指标无意义。产生这些不合理性的缘由是:检测仪器厂商炫耀其仪器功能齐全,利于销售;设计者和检验人员血液流变学知识浅薄,指标良莠不分。但愿此文能引起人们重视,共同促进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设置和检测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在生理学等相关书籍中多有关于动脉血流量与血压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但却未见对它们为何有如此关系做出解释,这正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研究以实验曲线为依据,借助泊肃叶定律和相关物理、数学知识,通过分析、推理而阐明血流量与血压梯度的关系。研究推断在一次心动周期过程中动脉血管中任一截面的血流量随时间的变化与该处血压的空间变化率和时间变化率大致同步。血流量与血压不同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一些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近乎取消的缘由,探讨这门课的发展方向。方法:借助物理课所能发挥的作用,通过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作用的比较,结合培养目标的差异进行论述。结果:研究揭示导致近乎取消物理课有三个原因:历来物理课脱离临床医学实际需要,学生能掌握的临床医学常用的医学物理知识很有限,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要求不同。结论:在较长时间内这门课将存在三种类型:传统型、选修课型和医学物理型,后者将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的CAI课件已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在教学活动中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和优越性。现行的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课件的开发过程是课件的设计者把自己对教学的想法,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教学的顺序、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增加研究性实验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华 《华夏医学》2007,20(2):353-354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当今国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加快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和传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推动各地血液流变学科研、教育和临床应用全面深入发展。方法:总结二十几年来,血液流变学科研、教育和临床应用发展的经验、教训、存在问题。阐明高黏滞对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已经具备全面深入发展的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只要学习好的经验,加强人才培养,发挥学术团体作用,克服存在问题,是可以推动血液流变学全面深入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是揭示其根本机理,并通俗阐明,以适应医学群体的需要。论文在阐明何谓法-林效应、红细胞向轴集中等概念基础上揭示出:法-林效应的根本机理有两个:其一,红细胞向轴集中,从而产生管壁血浆层。因为血浆层的存在,导致在侧支管口有较多的血浆成分流入支管。即所谓血浆撇取效应。又因为侧支管存在血浆层导致血液二相流的形成。侧支管越小血浆撇取效用越明显,二相流导致的血液表观黏度越低。其二,管口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流到分支管的红细胞长轴与侧支管管口段轴的夹角越小就越容易流入支管。当然侧支管越小红细胞越难流入。论文还阐明了逆法-林效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医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华  阮萍 《华夏医学》2006,19(3):560-561
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系统的物理学知识。医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物理知识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要求,医学物理教学应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为目标。目前,相对医学专业课来说,学生觉得医学物理学内容抽象、深奥,学起来很难,没兴趣,学生完全是为考试而学,整个学习过程非常被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医学物理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针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笔者对医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做了一些尝试,教学效果显著。1改革教学内容,联系医学实践,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不知道从何时起,医学院校物理学实验教材中用泊肃叶定律推导直立毛细管黏度计的黏度计算公式。这种推导是错误的。它已经蒙骗了几代人。本文力图揭示其错误,指出正确的推导方法。方法:首先,论文借助人们的生活经验揭示非水平管包括直立管中的液体流量不遵从泊肃叶定律,从而可知不能用泊肃叶定律计算非水平管中液体流量。然后阐明直立黏度计毛细管两端的压强近似等于大气压,毛细管两端的压强差△P=0,从而可知△P=ρgl是错误的。结果:由以上两点证明:用泊肃叶定律是推导不出直立毛细管黏度计的黏度计算公式的。结论:直立毛细管黏度计的黏度计算公式只能用非水平管的液体流量公式推导,这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