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强化运动训练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52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人,试验组病人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丰富环境和家长陪同强化运动训练,对照组在进行综合治疗后采用家庭式诱导训练。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训练,治疗组各项功能评估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χ^2检验处理,实验组总显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9.2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对52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治疗,说明适当的康复治疗时机、强化运动训练、丰富环境都是促进恢复的积极因素。因此说,强化运动训练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优于家庭式诱导训练。  相似文献   
3.
高危儿相关因素及追踪观察对脑瘫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危儿出生地、胎次、性别、病因及追踪观察对小儿脑瘫诊断的影响.方法 将2002~2007年治疗的脑瘫病人,经追踪观察的高危儿分为实验组,与同期未作追踪观察的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统一填写自制的情况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筛查出应物能DQ≤70分,动作能DQ≤70分的患儿登记注册,要求其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当患儿月龄≤2个月时由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指导家长进行干预训练,观察1个月后应物能和动作能仍然落后并出现姿势反射异常的患儿作出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诊断,1岁以上的患儿作出小儿脑瘫的诊断.结论 实验组确诊年龄3.58月,明显低于对照组28.56月.出生在县级以下医院的脑瘫患儿71例,多于市级以上医院37例.2组结果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儿保科医师负责对高危儿的追踪观察,不仅有利于早期诊断,更有利于早期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4.
5.
小儿脑瘫简称脑瘫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所致的以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以前出现。脑瘫是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坚持康复训练。因此,非常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我院2000年8月-2006年12月收治脑瘫患儿108例,对出生后即接受健康教育的脑瘫患儿家长与脑瘫确诊后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儿家长进行了回顾性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050071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赵淑珍,曹蕾,杜亚丽,张玉华,刘素婷,张焕雪例1,患儿,女9岁。主因而色苍黄1个月来院就诊。查体:面色苍黄,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助下2cm,脾未触及。血常规:Hb70g/L,RBC3.0×101...  相似文献   
7.
<正> 小儿颈外静脉穿刺取血,在儿科穿刺取血中是一种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多适用于2岁以上的患儿。掌握好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采用正确的取血方法,对患儿痛苦小,成功率高。 1 解剖位置 颈外静脉位于颈外侧皮下,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耳后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后支及枕静脉汇合而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