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常规取石技术仍未能取出的结石,被认为是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经过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我国消化内镜传统诊治项目(常规胃肠镜检查、息肉切除等)开展状况.方法 以国内不同省份的各级医院消化内镜单元(室)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问卷方式对我国消化内镜传统诊治项目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自2010年5月至11月,共有169家医院纳入本次调查,分布于28个省,占国内大陆省份的90.3% (28/31),其中147家医院可开展消化内镜操作,占87.0%.在这147家医院中,所有医院(100%)均可开展常规胃镜检查,93.9%(138/147)的医院可开展肠镜检查,二、三级医院肠镜开展率(97.8%、100%)高于一级医院(25.0%,x2=60.9,P<0.01);所有三级医院(100%)和79.8%(71/89)的二级医院能开展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明显高于一级医院(16.7%,x2=20.0,P<0.01);在147家医院中,共有74家开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占50.3%,其中76.1%(35/46)的三级医院、43.8%(39/89)的二级医院可开展ERCP,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x2=12.7,P<0.01);12家已开展消化内镜操作的一级医院中,均未开展ERCP、超声内镜检查(EUS)及食管静脉套扎+硬化(EVL+ EVS)治疗.结论 常规胃肠镜检查在我国二、三级医院已普及,一级医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ERCP术及EVL+ EVS等传统消化内镜介入操作在三级医院较普及,二级医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阶梯式培训模式在消化内科规培生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12名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进行规培轮转的住院医师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带教医师将规培医师分为三个层次,初、中、高级.后根据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培训组及阶梯式培训组.教师及规培医师均应用李克特量表调查问卷检测培训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抽血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穿刺巴马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用注射器抽取所需要的血量.结果:操作顺利,能够采集所需血量,抽血成功率95.83%(46/48),未出现抽血部位皮肤感染和血样污染.最后一次抽血后第6天处死动物并解剖,发现抽血部位的皮下组织未出现感染,穿刺部位的血管未见到闭塞.结论:在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抽血,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效果可靠、不需要麻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尼群地平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但其中毒的救治方法少有报道。我院2008-12收治1例口服大剂量尼群地平中毒的患者并抢救成功,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7岁。因与家人吵架后,自服尼群地平50片(10mg/片)1h,出现心慌30min入我院急诊科。考虑为尼群地平中毒,经温水彻底洗胃[1]后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入院时HR120次/min,BP105/60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上性早搏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血象WBC14.57×109/L,N0.857,L0.092。予以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禁食,并给予生脉注射液强心、尼群地平拮抗剂葡萄糖酸钙提升血压、甲硫氨酸维生素B1促进药物代谢、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酸等相关治疗,48h后心慌缓解,HR76次/min,BP118/57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血象WBC6.30×109/L,N0.660,L0.233。住院72h后病稳定出院。随访4周,未见异常。讨论尼群地平为作用于电压依赖性Ca2+通道L亚型的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跨膜Ca2+内流,以血管平滑肌最为敏感。可引起外周管扩张(包括冠状动脉),作用以降低舒张压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干扰增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癌HepG2和SMMC 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8、9、-3及Bax、Bcl-2和hTERT表达;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和端粒数量和长度测定法检测端粒酶活陛和端粒长度。结果hTERT干扰显著增加TRAIL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100 ng/ml TRAIL作用24 h后,HepG2细胞凋亡率由5.53%增加至10.35%;SMMC 7721细胞凋亡率由14.73%增加至77.24%。hTERT干扰明显增加Procaspase-8、-9和Bcl-2表达,显著降低Bax表达,明显促进TRAIL作用后Procaspase-8、-9、-3活化,并且hTERT干扰后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端粒长度明显缩短,然而对照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hTERT干扰明显增加TRAIL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rocaspase-8、-9表达增加,端粒酶活性降低和端粒长度缩短有关,而与Bcl-2和Bax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7.
1998年3月,我部某单位发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有24人患病,其余人处在流感环境中。我们采用双嘧达莫(潘生丁)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情况:患者24例,均为男性,年龄18~25岁。病程<48h。全部患者有发热...  相似文献   
8.
Caspase-3和hTERT在Barrett’s食管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B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LDP)检测22例BE和38例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Caspase-3和hTERT的表达,比较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aspase-3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45%,明显高于在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68.42%)(P=0.000);hTERT在BE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27%,明显低于在食管炎伴贲门腺或胃底腺化生组织中的表达(65.79%)(P=0.000)。BE中Caspase-3与hTERT的表达呈强负相关(r=-1,P=0.000)。结论BE中Caspase-3高表达,hTERT低表达。Caspase-3和hTERT在BE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BE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2008—02收治1例外阴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后巨大溃疡,经阴股沟皮瓣修复治愈溃疡,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78岁。因外阴白色病变40a,并发原位癌5个月,放射治疗后巨大溃疡形成2个月入院。病例特点:患者于40a前体检时发现外阴白色病变伴瘙痒,5个月前病变糜烂,活组织检查为原位癌,给予放射治疗20次(剂量不详),放射治疗结束后糜烂转为溃疡,经网上会诊转入我科。查体:外阴溃疡6cm×8cm大,  相似文献   
10.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经胃路径两种造瘘术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比研究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OTES)中PEG胃造瘘术及针刀胃造瘘术在操作过程、并发症及瘘口愈合方面的差异.方法 实验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每只犬胃前壁分别行内镜下PEG胃造瘘及针刀胃造瘘(两瘘口相距2 cm),瘘口长1.5 cm,内镜进入腹腔进行探查,后均以3个内镜夹闭合瘘口;记录操作耗时、术中并发症;第一组实验犬在操作完成后即刻进行剖腹探查并取胃在体外进行胃抗压测试(0 d组);其他3组实验犬分别在术后第3天(3 d组)、7天(7 d组)及14天(14 d组)处死,进行腹腔探查,观察瘘口愈合、腹腔内粘连情况,并进行瘘口抗压测试.结果 实验动物均完成了两种胃造瘘术,虽然PEG胃造瘘术在操作耗时方面长于针刀胃造瘘术[(8.4±2.2)min比(5.3±1.5)min,P<0.05],但其术中出血的并发症明显减少(6.2%比37.5%,P<0.01);在瘘口抗压测试方面,0 d组、3 d组及7 d组PEG胃造瘘口和针刀胃造瘘口的平均突破阈值分别为(12.3±2.3)mm Hg比(11.4±2.6)mm Hg(P>0.05)、(32.4±6.7)mm Hg比(23.7±7.7)mm Hg(P<0.05)和(76.8±9.6)mm Hg比(52.4±8.8)mm Hg(P<0.05);14 d组实验动物两种方法胃造瘘口受压均超过160 mm Hg而末发生瘘口破裂.大体病理观察显示,相同时间点PEG方法所形成的瘘口具有更好的愈合表现;所有存活动物无腹腔内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或感染表现.结论 与针刀胃造瘘术相比,PEG胃造瘘术虽操作耗时略有延长,但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术后瘘口愈合更快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