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2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为参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监测所有对象的血清甲状腺功能,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监测结果。结果:①病例组的TG-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②病例组的TG-Ab阳性率(75.41%)、TPO-Ab阳性率(52.46%)、TA阳性率(50.00%)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分别为1.67%、0和1.67%)(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自然流产与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存在相关性。结论: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与早期自然流产存在相关性,需做好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和其他措施,降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2014年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24h尿蛋白、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治疗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和24h尿蛋白水平分别为(112.51±16.19)mmHg、(80.39±3.28)mmHg、(1.77±0.03)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后分别于1min、5min时作Agar评分,分别对比1min、5min时两组新生儿的Agar评分,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4.003,P=0.01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进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辐射强度降低的紫外线灯管再利用价值,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计和细菌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辐射强度50~70μW/cm2的30 W紫外线灯管,在0.5 m处测得辐照强度为106μW/cm2;40 W紫外线灯管测得平均辐射强度为114μW/cm2。此类紫外线灯管对操作台近距离(0.5 m)照射消毒,30 W灯管分别照射30m in,对三类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0%,照射60 m in合格率达到100%;40 W灯管照射30 m in,消毒合格率达到100%。结论,不合格灯管具有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科对病人实施健康提示卡的做法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提示卡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22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方式,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方式并实施健康提示卡。结果实验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健康提示卡,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医院等很多公共场所都使用紫外线灯消毒,作为紫外线消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足够的辐照强度。目前在紫外线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多数情况根据经验目测距离,缺乏准确性。(2)照射时间以手表计时,精确度差。(3)测试人员在紫外线灯管开启状态下进行检测,长时问置身于紫外线下,紫外线被上皮细胞吸收后产生光化学效应,造成组织细胞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一般照射后3~8h产生症状。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一种佩戴式低温液态冰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是将冰块与常温自来水一同装入冰袋内 ,置于发热患者枕部 ,或将水囊冷冻成冰块后直接放置于患者的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流经处 ,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有意识障碍或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的患者 ,夹 (放 )置的冰块容易滑落或移位 ,当冰袋中的水由于重力因素的影响而流向一侧时不能充分与体表接触 ,影响降温效果。特别是形状不一的固体冰块 ,常常成为导致患者皮肤受损的危险因素 ,临床使用极不安全。为此 ,我们制作了一种佩戴方便、不易凝固的液态冰囊 ,临床试用于 10 0余例患者 ,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和了解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方法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控管理子系统,采集门诊和住院患者诊疗信息及各辅助诊室检查报告结果,明确诊断,按照疾病传播途径分类,将预先设置的预防隔离措施弹出界面,科室按指令执行。结果传染病上报及时准确,消毒隔离措施得到了较好落实,疫情控制成效显著。结论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利于动态监控传染病疫情,提高疫情管理质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露醇外渗后局部处理最佳时机,减轻组织损伤。方法:用20%甘露醇15ml静脉推注制成外渗模型后,按外渗后处理时间的不同,随机分成三组,即1h组、2h组、4h组。用0.25%奴夫卡因局部封闭,观察局部淤血消退时间,并分别于24h、48h、72h取下局部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h组与2h组之间P<0.05,与4h组间P<0.01,2h与4h组间P>0.05。结论:甘露醇外渗后1h内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损失巨大。据报道,按我国院内感染发生率推算,每年因医院感染耗费人民币达100亿元之多。回顾我院2003-12~2005-02神经外科住院的1503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15例,感染发生率为7.7%。为了解神经外科院内感染患者医疗费用等情况,本调查采用1:1病例配对方法,对110例感染病例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