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及其功能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pDC2数量的变化以及其产生α干扰素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同时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肝炎患者外周血pDC2的百分数(0.096±0.086)较正常人(0.304±0.093)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pDC2产生IL-12及IFNα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而CD4+/CD8+的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同时发现在HBV DNA(+)的患者中其pDC2的百分数和CD4+/CD8+的比值分别为0.087±0.054和1.95±0.562,均明显高于HBV DNA(-)患者(分别为0.043±0.031和1.44±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pDC2的数量和其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降低,后者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进展以及血清中HBV DNA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HBsAg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用HBsAg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应.方法 从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DCs,在DCs成熟前加入纯的HBsAg刺激,将成熟后的DCs与自身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5天后收集T细胞,分组加入2.2.15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收集第1、3、5和7天的培养上清液,检测其HBeAg和HBsAg的分泌情况以及其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的IFN-γ和IL-12的含量.结果 经抗原刺激后的DCs刺激自身T淋巴细胞增殖可明显加强其细胞毒作用,同时其产生的IFN-γ和IL-12的浓度明显高于未经抗原刺激的DCs组(P<0.05)和对照组PBMC(P<0.01).经抗原激活的T细胞可有效地抑制HBeAg的表达,但未发现对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体外经HBsAg刺激后的DCs激活的自身T细胞可明显地增强细胞毒作用并可提高产生IFN-γ和IL-12的含量,从而显著地抑制2.2.15细胞上清中HBeAg的表达,致敏后的DCs疫苗体外可有效地起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来在抗肿瘤免疫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DC)在抗原的提呈及激活淋巴细胞使其成为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方面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慢性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扩增,DC在未成熟阶段摄取纯的HBsAg后发育为成熟的DC,再与自身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特异性CTL对2.2.15细胞培养液中HBeAg和HBsAg的表达抑制以及产生IFN-γ和IL-12的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