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影像学对照研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物模型。方法 将80只成年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并设对照组30只以正常饮食(Ca:P=1:0.7)喂养。实验组50只以高磷饮食(Ca:P=1:7)喂养。分别在喂养前一周及喂养后第1、2、3、4、5个月末对所有动物做血钙、血磷、血PTH测定,并进行骨影像学及喂养后动物的甲状旁腺、肾及其骨骼病理学观察。结果 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血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前3个月时,血钙水平下降,而血磷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在第4、5个月末,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而血磷水平明显下降。甲状旁腺组织学检查:在1个月时无变化,2个月时实验组10例中6例显示轻度增生,3个月时10例中9例显示轻、中度增生。在第4、5个月末,20例均明显增生。影像学检查:前3个月骨骼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第4个月末,10例有7例肋骨、骶骨及髂骨密度降低。第5个月末,10例均显示肋骨、骶骨及髂骨骨密度减低及骨膜下骨皮质吸收,而对照组中所有动物未发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 高磷饮食可成功地建立适合影像学研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正常兔脑血流动力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15只,行CT平扫后,选择基底节层面及相邻层面,分别经耳缘静脉与股静脉途径以1 ml/s,0.5 ml/s,0.3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同时开始连续50 s多层动态扫描,经后处理获得灌注图像.对感兴趣区测量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股静脉团注对比剂途径可以获得较好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可反映出大部分兔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团注对比剂速率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为兔脑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驱铅益智口服液(口服液)的安全性,旨在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驱铅产品。方法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要求,采用霍恩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遗传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小鼠经口的LD50〉10g·kg^-1·bw^-1;3种遗传毒性试验均显示口服液组与阴性对照纽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d喂养试验期间大鼠一般状况、体重、食物利用率、外周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脏体比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病理学检查组织结构均未见异常。结论从食品毒理学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口服液无毒、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 ,研究大肠癌病灶区淋巴管及癌转移机制。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直肠灌注法对Wistar大鼠每日灌肠 ,定期取材。结果  16周HE染色可见局限粘膜层发生癌肿 ;2 2周可见粘膜下层癌肿 ;2 6周可见肌层内癌肿。结论 MNNG直肠灌注法诱发大肠癌成功率高 ,周期相对较短 ;但也存在操作有一定难度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基因编辑是对基因组实现定点修饰的一项技术,其中CRISPR/Cas9系统以其操作难度低、编辑效率高、编辑范围广、投入成本少等优势成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并在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工作原理,论述了编辑效率的影响因素、编辑系统的转化方式以及编辑结果的分析方法;从药用植物基因功能鉴定和转录调控两个方向,着重综述了该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入微导丝法建立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放射学方法建立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并评价其可靠性.方法新西兰种大白兔19只,应用股动脉插管技术采用微导管插入一侧颈内动脉,微导丝超选择进入并且栓塞兔大脑中动脉.按缺血时间分为缺血2 h,4 h,6 h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各组模型动物的脑缺血状态进行观察,并与红四氮唑(TTC)染色标本对照.结果缺血2 h组TTC染色未见明显异常.缺血6 h组TTC染色均显示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灶形成,CT灌注成像显示为脑血流量下降,脑血容量下降及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结论应用介入微导丝法建立的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结果可靠且具有可操作性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解剖 1 具成年女尸时,发现其下腔静脉左侧变异,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该具成年女尸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腹主动脉分叉(分为左、右髂总动脉)的左后方合成,约平第 5 腰椎下缘水平沿腹主动脉左侧上行,根据其从下向上走行,下腔静脉分为左侧段、斜行段和右侧段 3 部分。下腔静脉上行至第 1 腰椎下缘水平,斜行穿越过腹主动脉的前方移行为斜行段,此段长约 4.7 cm,在腹主动脉的右侧与右肾静脉汇合后入肝脏面的腔静脉窝。腹主动脉位置、走行均属正常。下腔静脉在腹腔内的行程属右侧异位,部分下腔静脉的属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1)左肾静脉在第2腰椎处平行于左肾动脉的下方直角注入下腔静脉,而右肾静脉在第 2 腰椎水平行于右肾动脉的上方,上升 2.6 cm 后,以锐角汇入下腔静脉;(2)左侧卵巢静脉横径 0.8 cm 注入下腔静脉,而右侧卵巢静脉横径 1.0 cm 却注入右肾静脉,这两条静脉均与正常相反的位置回流,这种变异很可能与下腔静脉的移位有关。同时左右肾的位置和左右输尿管过骼血管的位置也发生了与正常相反的变化。左肾下端低于右肾下端 1.5 cm,左肾位于第 12 胸椎至第 3 腰椎体之间,右肾上端平第 11 胸椎,下端平第 2 腰椎体。左输尿管过骼外动脉起始处进入盆腔,右侧输尿管则过骼总动脉的末端进入盆腔。两肾门的位置均属正常,约与第1腰椎平齐,左肾明显缩小平右肾。肾上腺形态位置属正常。  相似文献   
8.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上敏感性较高。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和SCI数据库2002-01/2011-12收录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中文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像;磁共振成像",英文检索词为"MRI;rheumatoid arthritis;RA",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共收录文献60篇,SCI数据库收录文献数量明显高于CNKI数据库为300篇,两个数据库文献数量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CNKI数据库发表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文献量较多的期刊为《磁共振成像》、《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SCI数据库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为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风湿性疾病年报》,且影响因子最高为8.727。CNKI数据库收录文献最多的机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5篇,SCI数据库中利兹大学文献数量最多为37篇,其次为奥克兰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医院。从文献的下载频次来看,Arthritis and Rheumatism《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的被引排名较靠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的经典期刊。从文献的国家分布来分析,英格兰和美国在SCI数据库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中国在SCI数据库发表文献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上敏感性较高。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和SCI数据库2002-01/2011-12收录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中文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像;磁共振成像”,英文检索词为“MRI; rheumatoid arthritis; RA”,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 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共收录文献60篇,SCI数据库收录文献数量明显高于CNKI数据库为300篇,两个数据库文献数量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CNKI数据库发表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文献量较多的期刊为《磁共振成像》、《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SCI数据库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为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风湿性疾病年报》,且影响因子最高为8.727。CNKI数据库收录文献最多的机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5篇,SCI数据库中利兹大学文献数量最多为37篇,其次为奥克兰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医院。从文献的下载频次来看,Arthritis and Rheumatism《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的被引排名较靠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的经典期刊。从文献的国家分布来分析,英格兰和美国在SCI数据库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中国在SCI数据库发表文献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0TMR高分辨扫描对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临床诊断FAI患者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18~50岁,平均33.5岁.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0T超导MR扫描仪行高分辨扫描.按髋关节形态学改变将患者分为Cum组(股骨头凸轮状改变)、Pincer组(髋臼过度覆盖)及Normal组(无明显形态学改变),观察髋关节面软骨、髋臼盂唇、股骨头或髋臼骨质、关节腔积液、关节囊或韧带信号改变,比较各组MRI异常征象的出现率.结果 MRI影像中出现髋臼盂唇信号异常44例(81.5%,44/54),关节面软骨信号异常35例(64.8%,35/54),关节腔积液19例(35.2%,19/54),股骨头或髋臼骨质信号异常14例(25.9%,14/54),关节囊或韧带信号异常4例(7.4%,4/54).不同性别组间MRI异常征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um组、Pincer组及Normal组三组间髋臼盂唇信号异常、关节面软骨信号异常、股骨头或髋臼骨质信号异常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而关节腔积液、关节囊或韧带信号异常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髋臼盂唇信号异常出现率最高(Cum组88.5%,Pincer组77.8%,Normal组70.0%),其次为关节面软骨信号异常.结论 3.0T MR高分辨扫描能够清晰显示FAI的异常征象,髋臼盂唇及关节面软骨损伤可能为FAI的早期改变,MRI对骨质和软骨细节的显示可为进一步观察FAI的病变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