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鼻咽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年龄10-18岁的鼻咽癌患者资料。鼻咽部放疗采用60Co或60MV光子线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为54.4-74 Gy,平均剂量(67.8±4.0) Gy;颈部采取切线野照射至45-50Gy后,转移淋巴结补充剂量至56-66 Gy。其中37例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化疗。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69.7%及6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P=0.038)、临床分期(P=0.035)及是否化疗(P=0.043)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仅N分期影响预后。结论 N分期是影响儿童鼻咽癌的重要预后因素,N2以上患者建议选择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一致肯定。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照射治疗采用以切线野为主的技术,心肺等危险器官受量较高。近年来随着适形放疗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并降低心肺受照剂量,常配合使用呼吸门控技术。本文选择保乳房术后行全乳切线放疗的10例患者,旨在探讨呼吸门控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只占上呼吸道肿瘤的2%[1],绝大多数均为癌,其中半数为鳞癌,多位于气管下1/3处,半数以上位于距隆突3~4cm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一般只有在75%的气管管腔被堵塞后出现呼吸困难、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气道阻塞症状才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4.
本站对65例置器困难者于术前5min予利多卡因于宫颈旁注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3年2月~2006年2月,本站接收置器困难妇女共65例。其中县市级医院置器失败6例,乡、镇卫生院或计划生育服务站置器失败36例,本院检查发现可能置器困难23例。65例年龄22~39岁,孕次1~5次,产次均为1次。其中2次以上人工流产术后2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23例,哺乳期19例。65例置器困难情况见表1。表165例置器困难情况(例)原因失置败器可器能困难置合计构(%成)比子宫位置、形状正常1901929.24子宫倾曲明显791624.62宫颈暴露困难11102132…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食管癌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elective node irradiation ,ENI)基础上原发病灶大体靶区纵向外扩不同长度的生存差异,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临床靶区的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 月至2012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放化疗初治的ENI 的ESCC患者。根据大体靶区纵向外扩长度不同分为纵向外扩范围≤ 3 cm组及> 3 cm组,依次命名为临床肿瘤体积1 组(clinical tumor volume of group1,CTV 1)及临床肿瘤体积2 组(clinical tumor volume of group 2,CTV 2),比较不同纵向外扩长度的临床肿瘤体积(clinical tumor volume ,CTV )分组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142 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TV 1 组81例,CTV 2 组61例,两组生存差异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ENI 的ESCC原发病灶纵向外扩3 cm形成的CTV 照射后的生存率不低于GTV 纵向外扩> 3 cm的CTV 照射。建议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时GTV纵轴外扩≤ 3 cm。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体位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系统治疗头颈部肿瘤12例,共治疗217次。CBC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治疗后共扫描3次,得到3组X线容积图像(XVI),将3组XVI图像和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3组X、Y、Z三维方向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结果]12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217次,线性误差在X、Y、Z方向上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04±2.63)mm、(0.07±1.69)mm、(-1.15±1.33)mm,旋转误差为(0.10°±1.14°)、(0.16°±1.41°)、(-0.06°±1.22°)。纠正后的X、Y、Z3个方向线性误差及旋转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低于纠正前水平。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与治疗后的误差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BCT实时纠正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可缩小摆位误差并减少计划肿瘤靶区(PTV)外扩。头颈部肿瘤患者分次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小。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2例.西妥昔单抗与放疗或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同时使用,用法:西妥昔单抗第1周初始剂量为400 mg/m2,以后每周维持剂量为250 mg/m2,共8周.初诊或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给予鼻咽部GTV处方剂量D6 975 cGy/31次,6.2周完成.对鼻咽癌转移灶姑息放疗,予转移灶外照射D3 000 cGy/10次,2周完成.结果:2例放疗后多脏器转移患者因病情进展而停用西妥昔单抗,2例初诊鼻咽癌因西妥昔单抗引起的Ⅲ级舌黏膜反应而停药,2例因Ⅲ级皮疹延迟用药1周,余6例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西妥昔单抗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黏膜反应、疲乏等.10例鼻咽部调强放疗同时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中,5例出现Ⅲ级口咽黏膜反应,其中4例同时出现Ⅲ级舌黏膜反应.全组完全缓解7例(58.3%),部分缓解3例(25.0%),疾病稳定2例(16.7%).中位随访14个月,2例死亡,10例存活且肿瘤无进展.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有效,但联合鼻咽部调强放疗时少部分患者出现较重的舌黏膜反应,影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视频造影吞咽检查(VFSS)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舌骨运动学变化特征。方法 本试验为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初治的25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放疗前后使用普通X射线模拟机采集吞咽视频,通过视频分析软件进行连续快速截图,对比放疗前后吞咽时间、舌骨移动度及平均移动速度。结果 25例受试者放疗后平均吞咽时间较放疗前延长[(1.38±0.23)s vs.(1.12±0.26)s,t=-9.53,P<0.05),舌骨水平方向移动度(HHD) 较放疗前降低[(0.78±0.24)cm vs.(1.01±0.25)cm,t=5.82,P<0.05),舌骨垂直方向移动度(HVD) 也较放疗前降低[(0.78±0.18)cm vs.(1.01±0.25)cm,t=2.56,P<0.05],舌骨平均移动速度放疗后明显降低[(0.83±0.19)cm/s vs.(1.31±0.45)cm/s,t=6.46,P<0.05]。喉室移动度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时间较前延长,舌骨移动度及平均移动速度较前降低。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OC-16007913。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只占上呼吸道肿瘤的2%[1],绝大多数均为癌,其中半数为鳞癌,多位于气管下1/3处,半数以上位于距隆突3~4cm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一般只有在75%的气管管腔被堵塞后出现呼吸困难、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气道阻塞症状才急诊入院,故诊断常被延迟,多数均曾被误诊为哮喘、支气管炎等炎症性疾病,文献报道误诊率最高达74%[2,3].现将我院2008-2010年6例气管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