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素肺灌注显像用于肺切除术后肺功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素99m Tc-MAA 肺灌注显像了解两肺血流灌注情况,预测肺切除术后残留肺功能是一项无创检查, 我们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探讨利用乳腺癌单克隆抗体作为导向载体,将逆转剂IL2特异性地导向肿瘤细胞,使其发挥逆转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将此方法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医学依据。方法:分别制备人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记为Ab),将其经过体外的偶联与纯化,并对偶联产物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最终得到导向多药耐药(MDR)逆转剂Ab-IL2,并通过体外MDR逆转作用检测其活性保留。将对阿霉素(ADM)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种植于BALB/c裸鼠皮下,每只小鼠注射量为106个细胞,将得到的荷瘤小鼠分为三组,并于接种后的第14,19天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AD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 mg/kg体重);3)协同用药组:同时注射阿霉素(1 mg/kg体重)和前述实验获得的多药耐药逆转剂Ab-IL2(1 mg/kg体重)。分别于14、16、18、20天测量肿瘤大小,并于第20天处死小鼠,取出瘤块并称重,据此计算肿瘤抑瘤率。结果:Ab-IL2的质量合格,活性保留为90.7%。多药耐药逆转剂Ab-IL2与阿霉素联合应用显示出体内协同抑瘤作用,至第20天处死小鼠时,协同用药组的抑瘤率为60.48%,是ADM组(抑瘤率19.44%)的3.11倍。结论:将单克隆抗体介导技术应用于肿瘤MDR导向逆转,可以促进逆转剂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研究为实现临床上MDR逆转剂的成功应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素^99mTc—EC显像在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就诊病例10例,静脉注射^99mTc—EC后采集图像,根据影像资料判断梗阻位置,利用计算机处理所得肾图曲线获得两肾功能。结果:10例患者中,患侧输尿管显影6例,其中伴对侧输尿管显影1例,肾图曲线示双肾功能受损3例,总肾功受损5例,患肾排泄不良2例,患侧肾功能受损2例,患侧肾及输尿管未显影5例:与MRI及IVP比较,MRI阳性9例患者中,ECT阳性6例,IVP阳性2例(另l例过敏),IVP阴性7例患者中有4例ECT阳性。结论:核素^99mTc—EC显像可从形态与功能两方面提供受试者泌尿系的动态情况,与其它诊断手段互相补充,为受检者术前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肺部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见转移部位,131Ⅰ治疗是DTC术后患者肺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后常规行131Ⅰ-全身扫描(whole body scan,WBS),本文主要研究DTC肺转移患者WBS显像中肺部病灶显像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与核素诊疗科行131Ⅰ治疗的DTC肺转移患者60例,治疗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颈胸部CT检查,治疗后行WBS显像。根据WBS肺部转移灶显像情况将患者分为显像阳性组和显像阴性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年龄、肺部纤维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与WBS肺部显像情况相关。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部纤维条索影(OR=0.175,P < 0.001)及钙化影(OR=0.088,P < 0.05)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  结论  年龄较大患者的WBS肺部病灶显像效果不佳,肺部存在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肺部条索及钙化是影响WBS肺转移灶显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放射性核素脑血流显像的方法对“不行血管重建的一侧颈动脉切除术”病人脑血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侧颈动脉切除后,患侧颈血流减少,但脑血流显示出与同侧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可观察到其机体代偿途径有如下3种:①伴行椎动脉扩张,②同侧代偿;③对侧代偿。有关机体代偿的详细途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博宁和放疗3种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为82.4%,78例骨转移灶消退,206例治疗结束6个月以内未出现新的转移灶,总有效率59.4%。结论: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简便,无痛苦,无创伤,副作用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8.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对常规的化疗及体外放疗的效果不佳,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是抗神经元的阻断剂,能被具有神经分泌颗粒的所有肿瘤如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所摄取,并能浓集于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内,使131I-MIBG在肿瘤的放射性活度是肝的680倍。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一般生长缓慢,按目前常规治疗,可获得很好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转移。一旦发生肺、骨等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差,且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临床常用的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T)、降钙素(CT)三种标志物,对乳腺癌病人分别从血清及肿瘤组织两种途径进行放射免疫检测(RIA),以探讨此三种标志物检测在乳腺癌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