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细胞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中,除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外,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临床上常通过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帮助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鉴别白血病类型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2.
9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 ,探讨多病变和恶性肿瘤在缺铁性贫血发病中的重要性。方法 :确诊为缺铁性贫血 (IDA)的患者 94例 ,行大便虫卵检查 ,胃镜、结肠镜或钡餐、钡灌肠 ,腹腔B超 ,女性加做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 ,找出IDA病因。将 94例患者按病因分类分为单一病因组和多病变组 ,用t检验对两组的Hb、SF值进行比较 ;再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肿瘤组 ,两组间的Hb、SF值也以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94例IDA患者的病因中 ,由单一病因致病者 75 .5 % ,以消化性溃疡 (2 7.7% )和慢性胃炎 (17.0 % )为主 ,月经失血过多(2 0 .2 % )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 ;多病变致病者 2 4.5 %。良性病变占 86 .2 % ,消化道恶性肿瘤占 13.8%。各组间Hb值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但恶性肿瘤组SF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 (P <0 .0 1)。结论 :良性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仍是导致IDA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女性月经过多。但多病变导致缺铁 ,尤其是上下消化道多个失血灶同时存在者 (14.9% )也不少见。恶性肿瘤在IDA病因中有增多趋势。恶性肿瘤致IDA的患者SF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组分C对白血病细胞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DNA电泳、流式细胞仪RT-PCR等方法,观察眼镜蛇毒组分C对HL60等9株白血病细胞系的毒性作用、量效关系及白血病细胞经过眼镜蛇毒组分C处理后的生物化学、Bcl-2/Bax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眼镜蛇毒组分对9株人白血病细胞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0.0046~4.40μg/ml,且呈较好的量效关系(r为0.66~0.  相似文献   
4.
谢玮  庞缨  叶絮  冯莹  郭锐 《广东医学》2016,(3):377-379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骨髓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PDCD5)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MM患者骨髓中PDCD5 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比较不同Durie-Salmon分期患者及5例患者治疗前后PDCD5 mRNA表达及β2-MG、CRP水平的差异。结果Ⅰ、Ⅱ、Ⅲ期患者骨髓PDCD5 mRNA表达量依次下降(P<0.05,P<0.01);Ⅲ期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而Ⅰ、Ⅱ期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 PDCD5 mRNA表达量与β2-MG水平(r=-0.622,P=0.003)、Durie-Salmon分期(r=-0.791,P<0.01)呈显著负相关,而与CRP水平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5例患者经治疗在获得部分缓解后,其骨髓PDCD5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血清β2-MG、CRP水平虽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M患者PDCD5 mRNA表达下调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治疗后PDCD5 mRNA表达可上调。 PDCD5 mRNA与MM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骨髓纤维化的治疗难度较大且报道较少,我们收治1例CML慢性期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经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男,39岁。因乏力腹胀1年,加重2个月,于2005-02-20入院。患者于2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表达P-gp与化疗药物体内外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用MTT法测定其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P-gp的表达率,二者与体内药敏作相关分析。结果:(1)体内外药物敏感性关系(体外/体内-:敏感,+:耐药):+/+28例,-/+1例,+/-4例,-/-12例,与临床总符合率为88%;(2)P-gp表达与体内药敏的关系(P-gp)体内,-:低表达/敏感,+:高表达/耐药):+/+29例,-/+1例,+/-5例,-/-5例,-/-10例,与临床总符合率为87%。用Logistic分析法得出P-gp,体外药敏与体内药敏的相关方程式:Logist(ρ)=ln(ρ/1-ρ)=λ=-6.379 5.665X1 3.92X2。结论:(1)P-gp、体外药敏试验可反映体内药敏情况;(2)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得出的相关方程式可提高对体内药敏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CD34抗原表达和P-gp高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30例AL患者的单个核细胞用抗CD34和抗P-gp单克隆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结果与临床的实际疗效作分析. 结果 CD34和P-gp同时高表达的临床疗效差;两者之间比较,P-gp高表达者疗效较差. 结论 CD34和P-gp同时高表达可作为AL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沙利度胺和羟基脲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JAK2-V617F基因突变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为PV且JAK2-V617F阳性、BCR-ABL阴性患者45例,分成羟基脲+干扰素治疗组(A组)18例;羟基脲+沙利度胺治疗组(B组)17例;对照组(C组)为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干扰素或沙利度胺而单用羟基脲治疗组10例.以2年为观察期,分别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JAK2-V617F表达、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改变,及脾脏大小的改变等指标.以比较三组方案的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脾脏肿大程度均有改善,但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骨髓纤维化程度进展不明显,C组骨髓纤维化程度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2年后JAK2-V617F基因突变均无转阴.结论 羟基脲联用干扰素或沙利度胺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单用羟基脲相比,血液学指标改善疗效相似,对JAK2-V617F基因突变均无明显疗效,但在抑制骨髓纤维化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科对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原始细胞增多(MDS RAEB)同时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sAg +)的男性患者进行亲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allo PBSCT) (供者为Anti HBs +) ,移植后发现患者不但正常造血重建 ,而且HBsAg转为阴性 ,现报道如下。1.患者男 ,38岁。原发病MDS RAEB并伴有 (HBsAg +) ,HBV DNA(+) ,染色体为 4 6XY正常核型 ,发病至移植时间为 6个月。患者起病时血象 :Hb 6 6 g/L ,WBC 2 8 2× 10 9/L ,血小板 (BPC) 6 6× 10 9/L。骨髓原始细胞占 0 135 ,粒、红、巨三系均见病态造血。用MA方案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42例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初发组、缓解组、未缓解组、复发组,2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测定血浆中vWF、D-D、AT水平。结果(1)初发血液肿瘤患者血浆中vWF、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缓解组vWF、D-D明显低于初发、对照组;复发患者vWF再次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初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缓解组vWF、D-D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2)恶性肿瘤各组AT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疾病晚期AT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血浆vWF、D-D含量变化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浆AT水平降低是反映病情危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