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l)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至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后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纹状体注射成功制备PD大鼠模型18只,将携带绿色荧光的慢病毒GV287-Nurr1感染大鼠BMSCs,然后随机移植入6只PD模型大鼠的纹状体内(实验组),设生理盐水组(假移植组)6只及感染空慢病毒GV287的BMSCs组(对照组)6只;术后第1、2、4周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纹状体及黑质中Nurrl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黑质Nurrl mRNA和TH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慢病毒感染后的BMSCs及上清中均检测到Nurr1蛋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在移植后第1、2、4周的旋转行为较假移植组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实验组纹状体Nurr1阳性细胞有效存活并沿胼胝体向皮质及对侧脑组织迁移;实验组纹状体及黑质损毁侧Nurrl和TH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假移植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Nurr1基因修饰大鼠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能有效地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增加大鼠脑内纹状体和黑质区Nurr1和TH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香丹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分化后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大鼠BMSCs;在使用Neurobasal medium培养的同时,采用bFGF预诱导2d后,实施香丹注射液诱导3d。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的性质,计数阳性细胞阳性率;荧光分析法测定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儿茶酚胺含量。结果经过诱导,大鼠BMSCs能够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神经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Ⅱ(MAP-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5±4.6)%,(43.05±9.6)%,(49.9±4.3)%和(30.4±5.3)%;SHH配体蛋白SMO在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上清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CA)含量为(42.24±2.42)μ/L。结论bFGF+香丹注射液组合能够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DA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3.
脑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的可行性。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将BrdU标记的第3代MSCs移植到PD大鼠纹状体内,移植后1、2和4周检测PD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BrdU免疫荧光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在移植细胞及黑质的表达。结果移植细胞后1周、2周和4周PD大鼠与移植前相比行为学有改善,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5);PD大鼠损毁侧和健侧黑质内TH阳性细胞数之比随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未发现移植细胞呈现TH阳性表达。细胞移植后1周、2周和4周检测均可见纹状体内BrdU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结论植入脑内的MSCs能够生存和迁移,MSCs脑内移植对P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脐带沃顿胶和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一种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并且具有免疫调节性;脐带作为医疗废弃物来源丰富,对供者无不利影响,无伦理问题的限制,这为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脑黑质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羟多巴胺(6-OHDA)定向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32只制备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为VIP组和模型组,VIP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1ml(20μg/L),另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黑质损毁侧小胶质细胞即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呈阿米巴样改变,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也明显上升(P0.05),DA能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VIP组大鼠损毁侧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A能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VIP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减少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黑质D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香丹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分化后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大鼠BMSCs;在使用Neurobasal medium培养的同时,采用bFGF预诱导2 d后,实施香丹注射液诱导3 d。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的性质,计数阳性细胞阳性率;荧光分析法测定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儿茶酚胺含量。结果经过诱导,大鼠BMSCs能够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神经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Ⅱ(MAP-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5±4.6)%,(43.05±9.6)%,(49.9±4.3)%和(30.4±5.3)%;SHH配体蛋白SMO在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上清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CA)含量为(42.24±2.42)μg/L。结论 bFGF+香丹注射液组合能够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DA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表型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表型特征,利用贴壁培养法获得骨髓MSCs。化学诱导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β-巯基乙醇(BME)联合诱导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MAP2、NSE和NF的表达,以及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表达。硫堇-伊红染色检测细胞内Nissl体。结果表明,DMSO和BME联合诱导MSCs后48h,80%以上的细胞变为神经元样形态,胞体发出数个突起,有的似轴突,突起交织成网。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MAP2、NSE和NF,其诱导率分别为88.6%,87.1%和85.8%。神经干细胞的特征性生物学标记nestin的诱导率在诱导后2h和10h较高,分别为48%和71.4%,而在诱导后48h仅为0.06%。诱导后细胞不表达GFAP。Nissl染色结果表明,诱导后细胞胞质中含有Nissl体。本研究结果证明DMSO和BME联合诱导MSCs可获得具有神经元表型特征的MSCs源性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相关性及FHIT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HIT在乳腺癌组织和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癌周>5 cm)的表达,分析其与ER、PR的表达,乳腺癌的直径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 FHIT在乳腺癌和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0%和88.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乳腺癌组织中FHIT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为44.4%(12/27),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17.4%(4/2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HIT与ER一致表达者共31例,占62.0%。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FHIT和ER在乳腺癌的表达相关(r=0.307,P<0.05)。FHIT与PR一致表达者共33例,占66.0%。FHIT表达与PR表达相关(r=0.330,P<0.05)。结论 FHIT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及雌孕激素失衡存在一定联系,可为乳腺癌的预后判断、高危患者筛选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胆管癌临床诊断常较困难,近年来胆道内超声(IDUS)的应用逐渐增多,不会有因与肠内气体重叠使中下段和乳头部胆管癌显示图像不佳的情况,对原发性胆管癌确诊率达100%.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为无创检查,可以三维图像显示胆管树和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浸润范围,同时显示梗阻段胆管上下情况.近年采.研究发现胆管癌发病与黏蛋白基因、三叶肤基因和同源异型盒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