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左艳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223-223
目的 探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治疗,治疗组采用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5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与高危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与高危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2组都无死亡患者发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髋关节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与高危患者能有效减少创伤,且术后恢复快,可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9月~2006年1月,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52个节段。男25例,女13例;年龄36~54岁。病程3~38个月。突出节段:C3、43例,C4、54例,C5、612例,C6、75例,C4~611例,C5~73例。皆无明确外伤史,其中29例行规范保守治疗3~6个月,疗效欠佳。JOA评分为6~14分,平均10.83分。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3~45个月,平均21个月。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及下肢无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16例;2周逐渐缓解18例;3个月缓解3例;6个月仍无改善1例,经再次手术证实为椎间盘嵌顿。术后JOA评分6~17分,平均14.32分,恢复率为76.3%。结论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4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其中男85例,女11例。年龄39~71岁,平均54岁。病程3个月~7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分为5组,A组:1个节段椎间管狭窄,39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管(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术;B组:1个节段中央椎管狭窄,21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椎间管潜行扩大术;C组:1个节段退行性脊柱滑脱,18例,行两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潜行扩大椎管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AF、RF等)并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D组:2个以上节段混合型椎管狭窄,ll例,行病变节段两侧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切除黄韧带,摘除椎间盘,松解神经根;E组:退行性脊柱侧突,7例,综合以上减压措施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随访并评价其疗效。结果96例患者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JOA评分优85例、良9例、中1例、差1例;X线片复查无椎弓根钉误置、断钉、拔出等。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采取有限化手术、有效化减压原则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脊髓造影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腰椎椎间盘结核很少见,笔者于2000~2003年在200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发现原发性腰椎间盘结核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19~54岁,平均33.6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个月~2年,平均10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锁骨钩钢板与常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钢丝张力带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8 5%,优良率分别为:88%、71%,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创新、优异的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腰椎结核I期后路病灶清除治疗与传统术式比较,评价其优越性.方法 腰椎结核32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6例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内固定术;对照组16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3个月复查椎间植骨处均骨性愈合良好,胸椎结核cobb角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与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结核I期后路病灶清除治疗临床疗效明确,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一种优秀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后路手术,实验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差异,术后都有明显下降,但是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好转率为95.0%,对照组好转率为77.5%,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并不明显增加创伤,同时可明显降低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从而增加治疗好转率,但是应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