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5~2007年医院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度本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构成比以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对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Two和ATB-Express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对相应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性.结果 各年度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类型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2006~2007年度,铜绿假单胞菌跃居首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对所试抗真菌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 临床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构成比以及耐药性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对常规应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率监测与定期通报对临床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均用格列美脲、开博通,治疗组加用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疗程8周。结果:总有效率就绪治疗组82.5%、对照组4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血脂、尿蛋白下降和消除较明显(P<0.05)。结论:清消通络固肾汤有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末梢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皮肤破溃、感染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1],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相较于其他慢性并发症,其病变后期的致残致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预后极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全国糖尿病截肢率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因素导致的截肢患者中因DF而截肢的患者占28.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疗效。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本院于2018年04月至2019年04月接收的70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将其分组对照,即常规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内生肌酐、血肌酐、尿素氮检测水平,同时观察两组1年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水平高于常规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1年存活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间隙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而言,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可进一步改善其肾功能,提高其存活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4-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及耐药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2008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及临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占83.6%,其次是伤口分泌物;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124株)、呼吸内科(88株)、神经外科(61株)为主;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70.0%,且耐药率有逐步升高趋势,多重耐药率高,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好,耐药率仅为0.0%~10.7%。病区间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于痰标本,主要分布于ICU、呼吸科、神经外科,对除碳青霉烯类外的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及多重耐药(尤其是ICU),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3-硝基酪氨酸(3-NT)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用化学合成方法将3-NT与OVA用戊二醛偶联合成的人工抗原3硝基酪氨酸-戊二醛-鸡卵白蛋白(3NT-G-OVA)作为免疫原,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扩大培养并对抗体进行免疫学鉴定与分析。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3-硝基酪氨酸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抗亚型为Ig G2a;纯化后的抗体效价为1∶(6.14×106);单抗亲和力常数为7.81×107(L·mol-1);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该单抗与含有3-硝基酪氨酸的蛋白能特异地结合。结论制备了1株具有较高免疫学活性和特异性的抗3-NT单克隆抗体,并可用于Western blot检测病人样本中的蛋白硝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