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脑脊液和外周血中TNF-α、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重击法脊髓损伤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脊髓损伤急性期内炎症因子在脑脊液和血液中相对含量和动态变化;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炎症因子在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表达情况。结果ELISA测定结果显示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在脊髓损伤大鼠脑脊液内有较强表达,而在血液中表达很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大量表达炎症因子。结论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脊髓损伤急性期内炎症因子的主要来源,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直接参与了损伤局部组织的固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的环境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质疏松的环境危险因素GoyerRA1993年9月8~9日,在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召开了一次有关骨质疏松环境危险因素的会议。这里对会上讨论的干扰骨和钙代谢的有毒金属(铅、镉、铝)、氟化物、雌激素、钙和VD等一些环境因素报道如下。铅由于骨在铅的毒...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培养后与不同基质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支架材料。SD大鼠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扩增,进行成骨细胞表征后,种植与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实验分为4组:实验组A,纤维蛋白(FB)和纤维连接蛋白(FN)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B FN)-nHAC);实验组B,纤维蛋白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B-nHAC);实验组C,纤维连接蛋白修饰的纳米晶胶原基骨(FN-nHAC);对照组D,单纯的纳米晶胶原基骨(nHAC)。通过检测支架材料的细胞黏附率、不同时间点(3、7、10、14d)支架材料中细胞数、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不同支架材料与细胞生物相容性差异。大鼠MSCs经诱导培养14d后,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I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及矿化沉积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细胞与支架材料黏附率A组最高为74.4%;支架材料中细胞数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长,且A组细胞数增加较快,与相同时相点其他各组材料中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时相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A组最高,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发现4组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但A组的细胞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组。大鼠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FB FN)-nHAC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与细胞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较理想的新型复合支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源性IL-10在脊髓损伤SD大鼠脊髓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I)模型,经ELISA方法检测脊髓损伤急性期内IL-10在脊髓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IL-10在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与神经丝蛋白(NF)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的共定位情况。结果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IL-10在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表达较弱;脊髓损伤后IL-10在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强,且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亦有较强表达;②定量检测结果表明:IL-10在损伤大鼠脊髓中的表达,从脊髓损伤后第3天呈上升趋势,至第5天出现最大峰值,至第7天有所下降,14 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内,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均可表达大量的炎症抑制因子IL-10,根据其动态变化规律,笔者推测IL-10表达上调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固有免疫反应相关,IL-10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继发性炎症反应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