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在849例同时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年龄55~70岁之间的351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按临床动脉硬化疾病的有无与程度分为三个层面:A层: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组;B层: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组;C层: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和已有临床心脑动脉硬化终末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从不同层面比较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硬化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49例中,未做年龄范围限制时,共有糖尿病患者112例,对其病程与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作比较分析。结果除单纯高脂血症组之外,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在A、B、C三个不同层面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呈现出"阶梯效应";而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相对于心-踝血管指数在三个不同层面表现出的差别明显减弱,甚至糖尿病组的测定值远远高于已有明确动脉硬化终末事件组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已有明确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心-踝血管指数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99,P<0.001),而内膜中膜厚度与病程的相关性(r=0.195,P<0.038)明显弱于心-踝血管指数。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大动脉硬化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心-踝血管指数在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硬化程度上相对于内膜中膜厚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更大的吻合性,而内膜中膜厚度则更多地偏重于对局部动脉壁硬化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由不精细到更为准确的过程。心-踝血管指数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动脉硬化诊断和评价技术变得更为简便、准确、有效,且易于普及。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就诊的1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C肽释放试验,测定各点血糖、C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肽释放试验有5种不同类型:普通组5%,高峰延迟至120分组39%,高峰延迟至180分组13%,峰值低组32%,低平组1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缺陷,以C肽分泌峰值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透明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69例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随着临床肝硬化程度的加重,HA含量逐渐增高。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随HA的增高而下降,与H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21和-0.484);而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可正常或下降,但在肝功能严重衰弱时也多呈低水平。结论肝硬化时,T3、FT3与HA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HA与T3、FT3及T4、FT4浓度对估测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新近开发应用的动脉硬化度测定指标——心-踝血管指数与已用于临床多年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两种非侵袭性测定方法的各自优势与不足的比较,获得各自的诊断效度,从而向临床医师提供依据,以求在今后的动脉硬化度评价中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临床实际。方法对受检的同时具备有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查报告的连续病人183例,各自左右侧测定值的差异度进行了比较。按相差百分比的不同进行区段划分,求出各自区段内所出现的频数,由此比较不同相差百分比区段时各自出现的频度百分比。在30例连续的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疾病的人群及42例冠状动脉狭窄和47例已患脑梗死的患者人群中,分别进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各自特异度和敏感度的比较。并作出各自的ROC曲线,比较各自的曲线下面积。结果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左右两侧差异度在5%和10%以内的出现频度分别为86.7%和99.1%,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其两侧浮动幅度在10%以内的人数仅占24.6%,浮动度>20%而≤30%之间者占66.6%,甚至有8.8%的受检个体其两侧测定值的差异度超过了30%。即两侧测定值的不一致程度内膜中膜厚度要远远大于心-踝血管指数测定...  相似文献   
6.
对8例伴发糖尿病拟行择期妇科手术病人,观察硬膜阻滞下不同手术时点泌乳素(PRL)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于切皮至术后次晨与术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30分钟PRL与术前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硬膜外阻滞下可抑制或减轻术中术后应激激素(多巴等)的释放,有助内稳态稳定.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2 8岁 ,汉族。结婚 3年 ,其妻不明原因自然流产 3次 ,均发生于受孕后 4 0天左右。患者表型智力正常 ,身体健康 ,不嗜烟酒 ,无传染病史。其妻孕期无患病、服药及有害物质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 :取外周血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 ,G显带各分析 5 0个分裂相 ,患者核型为 4 6 ,XY,t(1;14 ) (1qter1p36∷ 14 q2 2→ 14 qter;14 pter→ 14 q2 2∷ 1p36 3→ 1pter) ;其妻核型为 4 6 ,XX。讨论 患者为平衡易位携带者 ,无遗传物质的丢失 ,故无表型异常。但其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产生不平衡配子 ,这种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可导致流产或不…  相似文献   
8.
宋立  刘鹏  宋明强  薄金双  张荣明 《新医学》2020,(10):741-746
目的评价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刺激淋巴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IL-6的差异。方法培养2种类型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革兰染色后观察细菌形态,用质谱分析鉴定菌型,将所获的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分别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分别设为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淋巴细胞组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淋巴细胞组,再设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组为对照组,即PBS+淋巴细胞组。采用流式法分析观察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于6、24、48 h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培养所得的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形态完好;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淋巴细胞组及PBS+淋巴细胞组的上清液中几乎检测不到IL-6,而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淋巴细胞组可见大量IL-6分泌(P <0.05);相对于PBS+淋巴细胞组,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淋巴细胞组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淋巴细胞组均可分泌TNF-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刺激了淋巴细胞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IL-6,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无此特点;基于IL-6具有促进该类细菌增殖的特性,这可能是临床上黏液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CRP)、HBA1c变化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微量白蛋白尿(30mg/L)为A组,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L)为B组,2组随机抽取30例病例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和HbA1c,分析两组的C-反应蛋白、HbA1c的关系.结果B组C-反应蛋白、HbA1c均值显著高于A组.结论C-反应蛋白(CRP)、HbA1c与微量白蛋白尿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37岁、工人。因左肩部疼痛服小活络丸(河北邯郸地区中药厂生产,冀卫药准字[1987] 2669号,1990年6月7日出厂)一丸,同时服用土霉素,布络芬治疗。服后三小时出现全身及口舌麻木,四肢无力等。未在意,四小时后又服小活络丸一丸,服后两小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急诊入院。既往健康。体检:血压13.3/9.3kPa,急性病容,面色苍白。两肺无异常。心音低钝,心律明显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心电图示: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