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效应(PORC)。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直至拔管后TOF值(TOFr)≥90%。记录各组TOFr从0恢复到25%(临床时效)、从25%恢复到90%的时间,以及拔管时TOFr<90%(PORC)患者TOFr恢复到90%的时间。监测拔管后及TOFr达90%时的动脉血气。结果老年组罗库溴铵作用时效[(60.70±14.27)minvs.(45.51±7.80)min]及TOFr从25%恢复至90%时间[(46.50±11.56)minvs(34.50±9.56)min]均长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15/20vs12/20),PORC持续时间长于中青年组[(26.00±8.43)minvs(17.20±8.00)min](P<0.05);老年组拔管后CO2蓄积例数多于中青年组(13例vs.6例)(P<0.05)。结论老年患者罗库溴铵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肌松监测,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鼻腔内滴入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和安全性.方法:60例局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切皮前10 min经鼻滴入舒芬太尼20 ug,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后开始手术,对照组用注射用水作为安慰剂,切皮前10 min用同样方法向鼻腔内滴入注射用水后,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后开始手术.术中采用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双盲评估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5,10,20,40,60 min的NBP、HR、SpO2和呼吸次数.统计术中所用局麻药的总量、术中追加局麻药的次数、手术时间和甲状腺大小.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在给药后10,20,40 min较给药前呼吸次数有明显减慢(P<0.01),60 min时恢复至给药前水平(P>0.05),在剥离甲状腺时,观察组患者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过程中患者要求追加局麻的次数和所用局麻药总量在两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滴入舒芬太尼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而平稳,临床应用较广,本文旨在研究异丙酚与芬太尼应用于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麻醉效果,观察术中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及麻醉镇静效果,并与氟芬合剂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TCI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为A组;单纯TCI丙泊酚40例为B组;C组(26例)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 mg/(kg·h).比较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应激反应、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A组患者在麻醉成功后及手术结束时HR、MAP、SpO2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改变,而C组麻醉后有显著改变.A组可保持GLU、COR、IL-6、CRP浓度的稳定,而B组或C组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呈升高趋势,并且术后恢复较慢.A组T细胞亚群降低的程度低于B组及C组,并且术后细胞免疫恢复功能较快.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麻醉能够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对T细胞免疫抑制,是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麻醉方法 随机分为A组(40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 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B组(40例):持续泵入芬太尼[3 μg/(kg·h)],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成功后(T1)、插管后(T2)、切皮时(T3)、停药时(T4)、睁眼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T1)至停药时(T4)HR与麻醉前(T0)相比明显减慢(P<0.01),睁眼时(T5)HR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1);B组HR在麻醉过程中与麻醉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HR在T0~T4期间未见明显差异,T5时A组高于B组(P<0.05).所有患者T1~T4期间MAP、BIS比T0均明显下降(P<0.01),SpO2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在MAP、SpO2、BIS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B组,VAS评分A组高于B组(P<0.01),而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术后苏醒快,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循环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Ⅱ~Ⅲ级、年龄≥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R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并记录患者NIBP、HR、RR、MV、SpO2,镇痛评分(VAS)、舒适评分(BCS)、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R组和B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S舒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无显著性改变;B组术后8h时SBP和MV明显降低,RR和HR显著增快;C组患者术后呼吸变浅增快,心率增快,SBP升高,且SpO2在术后8h有明显的降低。R组和B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明显提前。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采用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老年人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介入性神经放射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介入性神经放射学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拟血管内治疗术ASAI~Ⅲ级病人1019例,随机分为哌替啶-非那根组(DP组,n=137),氟哌啶-芬太尼组(DF组,n=232),病人自控镇痛组(PCA组,n=517)及异丙酚-芬太尼组(PPF组,n=133)。结果:病人术中疼痛均为0~Ⅰ级,四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为2~3分(平静合作)者,PCA组496/517(95.9%),明显高于DP组96/137例(70.1%),DF组165/232例(71.1%)及PPF组105/133例(78.9%)(P<0.01),Ramsay评分为4~5分(明显~强镇静状态),PCA组0/517例(0%)明显低于DP组32/137例(23.3%),DF组49/232例(21.1%)及PPF组27/133例(20.3%)(P<0.01);但其停药后5分钟内能完成简单指令动作者,PPF组22/27例明显高于DP组0/32例及DF组0/49例(P<0.01)。结论:氟哌啶与芬太尼复合并应用PCA装置给药,可为病人选择到最低有效的负荷量及维持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但对于手术时间长,术中极度焦虑、紧张、不能合作者,以选用异丙酚-芬大尼组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癌基因DEK与转录因子AP-2α在乳腺癌变中的相互作用及在HER2过量表达、乳腺癌变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DEK、AP-2α和HER2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免疫共沉淀检测DEK和AP-2α在MDA-MB-453乳腺癌细胞中的相互作用;通过siRNA抑制MDA-MB-453细胞中DEK和AP-2α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R2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EK、AP-2α和HER2的蛋白水平之间显示一定的相关性,DEK和AP-2α在MDA-MB-453细胞内有相互作用,siRNA抑制DEK和AP-2α的表达可协同抑制MDA-MB-453细胞中HER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癌基因DEK和转录因子AP-2α协同促进乳腺癌中HER2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10.
良好的气道管理技术对神经外科患者极为重要.存在病变的脑组织对短暂的缺氧和颅内压的升高耐受性较差[1],合并有颈髓损伤患者气管插管时易加重原发性或继发性神经损伤.常规喉镜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清醒下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气管内插管剧烈[2].某些患者气道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如在垂体和颈椎手术病人中易发生困难气道.对困难气道者选择清醒下FOB气管内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开放气道的方法.既往研究[3]表明,FBO引导的气管插管在神经外科中是一种常用的插管技术.美国麻醉学家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对困难气道的定义[4]: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时存在上气道面罩通气困难、气管插管困难或两者都困难情况.气管插管困难包括完全插管失败、Cormach和Lehane气道评分3~4级和尝试气管插管超过10 min等几种情况[5].本文从临床角度探讨那些情况必须采用清醒下FOB气管插管,以便神经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更好地解决困难气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